八声甘州.葬花一剧,属梅郎擅场之作,为赋两调

向天涯、丝管已难听,何堪恁伤春。

算怜卿怜我,无双倾国,第一愁人。

仿佛妒花风雨,逐梦入行云。

芳约啼鹃外,回首成尘。

占取人天红紫,早颓圆断井,分付消魂。

拌随波未肯,何计更飘茵。

便三生,愿为香土,费怨歌,谁惜翠眉颦。

肠回处,只青衫泪,得似红巾。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鉴赏

这首词以葬花为题材,融入了词人的深深哀思和对剧中人物的同情。"向天涯、丝管已难听,何堪恁伤春"描绘出凄凉的场景,远处的音乐也难以掩盖春天的悲伤。"算怜卿怜我,无双倾国,第一愁人"表达了词人与剧中角色的共鸣,皆为世间愁苦之人。

"仿佛妒花风雨,逐梦入行云"运用比喻,写出人物如花般易逝,梦境如行云般飘忽不定。"芳约啼鹃外,回首成尘"进一步渲染离别之苦,昔日的约定如今只剩下杜鹃的悲鸣和回忆的尘埃。

"占取人天红紫,早颓圆断井,分付消魂"感叹世事变迁,美好的事物终将消散,如同井水枯竭。"拌随波未肯,何计更飘茵"表达词人不愿随波逐流,却无法改变命运的无奈。

"便三生,愿为香土,费怨歌,谁惜翠眉颦"即使轮回三世,也要化作泥土,只为抒发心中的哀怨。"肠回处,只青衫泪,得似红巾"最后以泪水和红巾的形象,形象地展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无人理解的孤独。

整体来看,况周颐的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葬花剧的描绘,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情感的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205)

况周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原名周仪,因避宣统帝溥仪讳,改名周颐。一字揆孙,别号玉梅词人、玉梅词隐,晚号蕙风词隐,人称况古,室名兰云梦楼,西庐等。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湖南宝庆。光绪五年举人,曾官内阁中书,后入张之洞、端方幕府。一生致力于词,凡五十年,尤精于词论。与王鹏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著有《蕙风词》、《蕙风词话》

  • 字:夔笙
  • 籍贯:况古
  • 生卒年:1859~1926

相关古诗词

西子妆

蛾蕊颦深,翠茵蹴浅,暗省韶光迟暮。

断无情种不能痴,替消魂、乱红多处。飘零信苦。

只逐水、沾泥太误。送春归、费粉娥心眼,低徊香土。

娇随步。著意怜花,又怕花欲妒。

莫辞身化作微云,傍落英、已歌犹驻。哀筝似诉。

最肠断、红楼前度。恋寒枝、昨梦惊残怨宇。

形式: 词牌: 西子妆

减字浣溪沙九首(其三)

不分群芳首尽低。海棠文杏也肩齐。

东风万一尚能西。

见说墨江江上路,绿云红雪绣双堤。

梅儿冢畔惜香泥。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莺啼序

闻歌向来易感,倚孤琴倦语。

记曾几、花月因循,自别何事凝伫。

费遥夜、红牙按拍,湖天可有痴云驻。

为伤春蹙遍,双蛾似怜迟暮。

芳约燕兰,梦里事往,剩沧洲卧雨。

渭城唱、禁得何堪,茂陵诗鬓将素。

忍重寻、旗亭败壁,最枨触、新腔金谱。

翠禽边、昨夜星辰,缟衣仙路。

惊鸿片霎,怨宇三生,此情定念否。

人去也、一声双泪,便抵河满,慧业愁根,更谁侬汝。

玉珰盼断,青衫湿遍,何郎诗笔犹萧瑟,再休提、旧曲霓裳序。

人天几劫,何曾换却华鬟,葬花怕无香土。

离魂化蝶,到得西泠,要柳丝繫住。

尚仿佛、江山金粉,未尽消磨,几见娉婷,旧家风度。

云涯恨远,霜华愁重,相思休管鹤更瘦。

便瑶台、从此迷烟雾。

淞潮待剪还慵,自拨湘弦,断肠诉与。

形式: 词牌: 莺啼序

减字浣溪沙九首(其四)

何止神州无此花。西方为问美人家。

也应惆怅望云涯。

风味斯闻樱饭好,天台容易恋胡麻。

一春香梦逐浮槎。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