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对地方官吏的赞美与敬仰之情,通过董使君的访问与赋赠,展现了地方治理的和谐与繁荣景象。
首句“天人三策向来传”,借用了古代关于治国理政的策略,暗示董使君的治理之道深受推崇。接着“万室争誇太守贤”一句,直接表达了百姓对董使君的赞誉,说明他的政绩卓著,赢得了广泛的好评。
“梦绕花骢长乐外,风行竹马大鄣前”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董使君在治理地方时的英姿与成效。花骢代表了董使君出行时的威仪,长乐则象征着百姓的欢愉;竹马则比喻了百姓在董使君领导下生活安定、幸福的情景,大鄣则可能指代了地方的边界或重要关隘,暗示董使君的治理影响深远。
“朱楼画阁滩声近,紫殿琳宫岳色悬”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董使君治理下的地方风貌。朱楼画阁与紫殿琳宫,象征着董使君所治理地区的繁华与文化氛围,而滩声与岳色则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体现了董使君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也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
最后,“烂漫黄金双阙下,蚤携繁露入甘泉”两句,以黄金双阙象征董使君的辉煌成就,繁露则比喻他带来的福祉,甘泉则可能是皇宫的代称,暗示董使君的功绩得到了朝廷的认可与嘉奖,预示着他将有更多的机会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董使君的赞美,展现了明代地方治理的理想状态,以及地方官吏在促进社会和谐、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等方面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