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道服赞

浓眉深眼,出尘之相。幅巾燕服,经世之状。

有时收沙界于一粒粟,忽然乘长风破万里浪。

固知透过六轮,可谓森罗万象。

本谁鼻端挥斤,先生信是神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又道服赞》由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通过对“道服”的描绘,展现了对道家哲学和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与赞美。

首先,“浓眉深眼,出尘之相”,诗人以浓眉深眼形容道服主人的外貌特征,暗示其超凡脱俗的气质,仿佛从尘世中脱颖而出,具有非凡的气度。

接着,“幅巾燕服,经世之状”,描述了道服主人的穿着打扮,既简约又不失庄重,既有日常生活的舒适感,又蕴含着处理世间事务的智慧与从容。

“有时收沙界于一粒粟,忽然乘长风破万里浪”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一方面表现了道家追求的“小中见大”、“以一驭万”的哲学思想,即在微小的事物中洞察宇宙的奥秘;另一方面则展现了道家追求的自由不羁、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如同乘风破浪般勇往直前。

“固知透过六轮,可谓森罗万象”,进一步阐述了道家对于宇宙万物的理解,认为通过深入探索,可以洞悉宇宙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展现出道家哲学的深邃与博大。

最后,“本谁鼻端挥斤,先生信是神匠”,将道服主人比作“神匠”,强调其在道家哲学与实践上的卓越才能,如同在鼻端挥动斧头般自如,展现出其在道家修行道路上的高超技艺与深厚造诣。

综上所述,《又道服赞》不仅赞美了道服主人的外在形象与内在修为,更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道家哲学的深刻理解和崇尚,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837)

李之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 字:端叔
  •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 生卒年:1038~1117

相关古诗词

晚过王晋卿第移坐池上松杪凌霄烂开

清风习习醒毛骨,华屋高明占城北。

胡床偶伴庾江州,万盖摇香俯澄碧。

阴森老树藤千尺,刻桷雕楹初未识。

忽传绣障半天来,举头不是人间色。

方疑绚塔灯炤耀,更觉丽天星的历。

此时遥望若神仙,结绮临春犹可忆。

徘徊欲去辄不忍,百种形容空叹息。

乱点金钿翠被张,主人此况真难得。

形式: 古风

题王子重出李成所画山水

主人邀我登閒轩,轩前景物祗欠山。

坐来惨澹若不足,引我忽到营丘间。

营丘山水天下知,全齐十二雄一时。

旧游历历如到眼,吾宗笔力穷高低。

峰云岩霭互隐现,老木苍藤纷綵绚。

珑璁特干势将压,奇崛欲夸人未见。

石磴流泉似幽噎,洞穴纵横乍明灭。

举头楼观俯悬崖,定须六月临飞雪。

行人初踏山前路,款段冲寒怯回顾。

蹇驴亦自乐平地,亸耳徐行方得趣。

日西平远连何处,极目苍茫天欲暮。

行人端是我前身,斗觉精神相会聚。

百年瞬息竟谁真,此老应无一点尘。

主人等是风尘外,岂是閒轩久住人。

形式: 古风

观子重钟隐鸡鹰图就借传本画乃文康旧物

千年老木根半拔,叉牙枯枝斗金铁。

苍鹰见鸡岂复舍,伺隙必拿将雷掣。

鸡知不免怖且死,铜觜窥鹰反噪聒。

阴风惨惨天为改,杀气凭陵欲翻海。

画工已證三昧因,造化精神智能采。

江南山水多异人,遁迹往往随风尘。

等閒应现非一化,流落终为绝世珍。

王公盛德天下归,想见乾兴天圣时。

进贤退佞乃所嗜,不使异趣侵毫釐。

喻公为鹰固不可,排击奸邪力尤果。

开图凛凛毛发惊,滞蔚顿摅如破锁。

公孙胜致有馀风,十年净土常相同。

拟借传摹应见从,意欲因画时见公。

形式: 古风

次韵胡希圣登毗陵东山亭

君不见狐裘相齐望前古,后日执鞭固欣慕。

烟云得趣更飘萧,常使高人恨无路。

阑干峥嵘擅空阔,寒日低回得循步。

朱轮想见不可从,南国小棠疑未去。

百年暴辉实之宾,俯盛仰衰情易新。

孤怀直欲共倾倒,衣上元无一点尘。

又不见三千珠履春申君,十年天禄扬子云。

极目平原草萦骨,秋月春风愁杀人。

五湖归去辨之蚤,击鼓撞钟犹恨少。

险语缓丝一剑休,九衢相视空草草。

荆州万里控上流,歌舞翻风甚飞鸟。

回首苍梧隔暮云,南狩不归何可叫。

解后相逢情更亲,刍狗畴能誇已陈。

欲书醉语致多感,好事今无载酒人。

班班微阳度密竹,啧啧寒雀喧荒榛。

韦郎所纪十无一,安得遗老酬咨询。

蹭蹬难堪随末俗,健论爱君如剪竹。

宁人负我无负人,咄咄老瞒徒四目。

直弦易断曲未终,凤髓难容断谁续。

白首胡君到孤独,在何分金齐鲍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