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游览三洲岩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哲思之深。
首联“去年骢马不同游,随意云帆此系舟”,以对比手法开篇,去年与今年的出游方式不同,去年可能骑着骏马,而今则乘着随风飘荡的云帆系舟于此,暗示了心境的变化和对自由的向往。
颔联“万壑寒流千丈碧,五更残月四山秋”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壮丽的山水画卷。万壑中流淌着寒冷的水流,呈现出千丈的碧绿,五更时分,残月挂在空中,四周的山峦仿佛被秋意笼罩,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幽深的氛围。
颈联“天门夜迥人初到,仙树年芳鹤自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天门在夜晚显得格外遥远,新来的人仿佛踏入了一个神秘的世界。仙树在岁月中依然繁茂,白鹤自在地停留,象征着不为尘世所扰的宁静与自由。
尾联“高挂一瓢休便得,人间何处问巢由”则是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思考与向往。高挂一瓢,看似简单的生活方式,却蕴含着对自由与超脱的追求。诗人似乎在问,这样的生活状态,在人世间是否能找到共鸣?巢由,古代隐士,此处借指隐居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探索。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超然生活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