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中秋

秋光海底,涌出银盘烂。只怕微云淡河汉。

料姮娥应笑、醉舞仙人,今夜里,空恁樽前撩乱。

寻常三五夜,也有团圆,争柰人心未能满。

记当初破镜、飞上天时,双照影、留得人閒一半。

待仗他玉斧、再修成,问明月明年、共谁同看。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鉴赏

这首《洞仙歌·中秋》是金末元初诗人李俊民的作品,以中秋月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团圆与离散、人事变迁的独特感受。

"秋光海底,涌出银盘烂"描绘了中秋之夜,明亮的月光照亮大地,如同从海底涌出的银盘般灿烂。然而,"只怕微云淡河汉"暗示着诗人担心月色会被淡淡的云层遮掩,无法尽情欣赏。

"料姮娥应笑、醉舞仙人"借嫦娥的典故,想象她在月宫中看到人间的离愁别绪,可能会嘲笑或同情人间的醉舞之人。中秋本是团圆之日,但"今夜里,空恁樽前撩乱"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不满足。

"寻常三五夜,也有团圆"点出中秋节的传统意义,但紧接着"争柰人心未能满"揭示了人心的复杂,即使月圆人团圆,也难以填满人们内心深处的遗憾和渴望。

"记当初破镜、飞上天时"运用了破碎的镜子比喻,暗示过去的美好时光已逝去,只留下半片回忆。诗人期待借助"玉斧"修复这破碎的月影,寓意着对重聚的期盼。

最后,"问明月明年、共谁同看"以疑问收尾,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未知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失去的团圆的深深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中秋月为引子,抒发了人生的离合无常和对团圆的深深向往,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872)

李俊民(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籍贯:自号鹤鸣老

相关古诗词

洞仙歌.汴梁与许道真郭伯诚刘光甫同赋

百年富贵,一觉邯郸梦。识破中流退应勇。

纵生前身后、得个虚名,褒贬处。一字由他南董。

故园归去好,还肯同归,大厦如今有梁栋。

对青天咫尺、列宿森然,君莫怪。不见少微星动。

且拂袖、林泉作诗人,尽明月清风、笑人嘲弄。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洞仙歌.谢杨成之寄梅

陇头潇洒,辜负寻芳眼。浪蕊浮花问名懒。

纵看看驿使、带得春来,祇恐怕,绿叶成阴子满。

暗香无恙否,月落参横,惆怅罗浮梦魂短。

赖故人情重、不减西湖,花上月、分我黄昏一半。

更选甚、南枝与北枝,是一种春风、待争寒煖。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点绛唇.重阳菊间小酌同申元帅等

秋树风高,可怜憔悴门前柳。白衣去后。

闲却持杯手。一笑相逢,落帽年时友。君知否。

南山如旧。人比黄花瘦。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点绛唇.王怀州寿日戊戌十月一日

横槊将军,是他马上男儿事。河山表里。

养就英雄气。衣锦归来,占尽人间贵。功名遂。

神仙平地。学取留侯计。

形式: 词牌: 点绛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