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始一上人

重过花甲日,仙处下生乡。

七步周行已,三镫不住光。

松花当午食,柏子供秋香。

不是云门棒,宗风那阐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在花甲之年再次返回故乡的情景,充满了禅意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高僧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重过花甲日,仙处下生乡。” 开篇即点明了时间与地点,高僧在花甲之年,再次回到出生之地,仿佛是仙人般超脱尘世。这里的“仙处”不仅指物理上的故乡,更蕴含着心灵的归宿之意。

“七步周行已,三镫不住光。” 描述了高僧日常生活的简朴与专注。七步之内,他已完成了周行一圈的动作,体现了其内心的宁静与对修行的执着。而“三镫不住光”,则暗示了高僧内心光明不灭,即使在最平凡的生活中,也能散发出智慧与慈悲的光芒。

“松花当午食,柏子供秋香。” 这两句描绘了高僧以自然界的松花和柏子为食,既体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也寓意着他生活简单、与世无争的态度。同时,“秋香”也象征着高僧内心的香气,即便是在秋天这样的季节,也能散发出持久的芬芳。

“不是云门棒,宗风那阐扬。” 最后两句,诗人巧妙地将高僧与云门寺的法器“棒”联系起来,暗示高僧虽未使用外在的法器,但其内在的精神力量足以弘扬佛法宗风。这里的“宗风”指的是佛教的教义与传统,高僧通过自己的修行与生活实践,使得佛法得以发扬光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高僧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境界和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高僧的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545)

何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华山访徐昭法

木兰舟楫系垂杨,十里溪桥到草堂。

松子落山村路静,稻花流水野田香。

身因时异思深隐,发为愁多带浅霜。

归路向城回首数,柴门客去掩斜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金山

万里寒波一点青,碧栏朱槛昼烧灯。

入江塔影随流动,倚石楼台好晚登。

鱼听寺钟知出食,浪回烟艇渡归僧。

游人莫向西南望,远色苍苍是秣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姑苏赠叶汉客

黄金散尽眼犹青,坐久蒲团竹槛凭。

身老尚存浮海兴,心閒常似住山僧。

野蔬自采充斋食,破衲亲缝礼佛镫。

一自昔时辞旧国,十年清梦到无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黄鹤楼

霜雪东南静不尘,楚天寥落在清晨。

两城日下洞庭水,孤渡时归汉口人。

异境岂因黄鹤得,旅游何意白髭新。

连年无事江潭上,芳草萋萋今又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