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讽五首(其五)

石根秋水明,石畔秋草瘦。

侵衣野竹香,蛰蛰垂叶厚。

岑中月归来,蟾光挂空秀。

桂露对仙娥,星星下云逗。

凄凉栀子落,山璺泣清漏。

下有张仲蔚,披书案将朽。

形式: 古风

鉴赏

诗人以秋水之清澈、秋草之枯萎起兴,通过石根与石畔的对比,描绘出一幅深秋山谷的独特景象。随后,侵湿衣衫的野竹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而蛰虫在垂挂的叶片间穿行其间,表现了秋季生物的活力与生机。

接着,诗人笔触转向夜幕降临后的岑中,月亮如银河般流淌而下。蟾蜍(即蛤蟆)攀附在空中的藤蔓上,显得格外清秀。这一景象不仅写出了秋夜的静谧与美丽,也透露出诗人对高洁之境的向往。

接下来,桂花的露珠滴落,如同仙娥轻盈的脚步声。星辰点缀其间,仿佛在云端逗留不前。这两句通过对比和拟人化的手法,增添了诗中意境的梦幻色彩。

然而,凄凉之情随着栀子花的落下而至,山璺(古代指宫殿中的钟)也似乎在清晨的露水中低声啜泣。这两句以物写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

最后,一位名为张仲蔚的人物出现在诗中,他正披阅着案头已经陈旧的书籍。这个场景传递出了对知识、学问不离不弃的执着,以及面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多个意象和情境的交织,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怀与丰富的想象力。

收录诗词(245)

李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 字:长吉
  • 籍贯: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
  • 生卒年:约公元791年-约817年

相关古诗词

感讽六首(其一)

人间春荡荡,帐暖香扬扬。

飞光染幽红,誇娇来洞房。

舞席泥金蛇,桐竹罗花床。

眼逐春瞑醉,粉随泪色黄。

王子下马来,曲沼鸣鸳鸯。

焉知肠车转,一夕巡九方。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感讽六首(其二)

苦风吹朔寒,沙惊秦木折。

舞影逐空天,画鼓馀清节。

蜀书秋信断,黑水朝波咽。

娇魂从回风,死处悬乡月。

形式: 古风

感讽六首(其三)

杂杂胡马尘,森森边士戟。

天教胡马战,晓云皆血色。

妇人携汉卒,箭箙囊巾帼。

不惭金印重,踉蹡腰鞬力。

恂恂乡门老,昨夜试锋镝。

走马遣书勋,谁能分粉墨。

形式: 古风

感讽六首(其四)

青门放弹去,马色连空郊。

何年帝家物,玉装鞍上摇。

去去走犬归,来来坐烹羔。

千金不了馔,貉肉称盘臊。

试问谁家子,乃老能佩刀。

西山白盖下,贤俊寒萧萧。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