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尚絅南□

青衫乌帽金华客,南渡分来天水碧。

凤彩蟠胸书五车,鹏尾悬腰剑三尺。

目光炯炯双曙星,京国相逢即深识。

不知阮籍途正穷,浪许欧公耳偏白。

闻之愧汗翻流泉,如何鴳羽希鹏翼。

我目乃类欧公盲,读书不能数行墨。

明朝有策献金銮,不知何地堪容迹。

作诗又送君南归,我亦相君当显赫。

蟾窟秋香桂一枝,早攀莫待花狼籍。

锦袍不惜换春醪,伫待君来醉千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志向远大的金华客人赵尚絅即将南归的情景。诗人张弼以生动的笔触,将赵尚絅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通过对其外貌、学识、性格以及未来的期许进行描绘,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先,诗中以“青衫乌帽”形容赵尚絅的朴素装扮,却暗含其高洁不俗的气质。“金华客”则点明了其来自金华的身份,暗示其可能拥有与金华这座文化名城相匹配的才学与见识。

接着,“南渡分来天水碧”一句,不仅描绘了赵尚絅即将南归的行程,也隐喻了他如同天水一般清澈透明的品德与才华。而“凤彩蟠胸书五车,鹏尾悬腰剑三尺”更是直接赞美了赵尚絅博学多才、胸怀大志的特质,仿佛他胸中有凤彩盘旋,腰间悬挂着三尺长剑,象征着他的智慧与勇气。

“目光炯炯双曙星,京国相逢即深识”则进一步强调了赵尚絅的睿智与深刻,即使在京城相遇,也能一眼认出彼此的深厚情谊。然而,“不知阮籍途正穷,浪许欧公耳偏白”一句,通过引用阮籍与欧阳修的故事,巧妙地表达了对赵尚絅处境的关切与担忧,同时也暗示了赵尚絅可能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接下来,“闻之愧汗翻流泉,如何鴳羽希鹏翼”则是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谦逊自省,同时也表达了对赵尚絅追求更高目标的钦佩与鼓励。最后,“我目乃类欧公盲,读书不能数行墨”更是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在学问上的不足,但对未来仍充满期待。

整首诗在赞美与鼓励中交织着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憧憬,既有对赵尚絅个人成就的肯定,也有对自身成长的反思,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1037)

张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字:汝弼
  • 号:东海
  •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
  • 生卒年:1425—1487

相关古诗词

五羊滩

五仙骑羊过梅岭,行到章江趁客船。

五羊散放不复顾,累累目石纵横眠。

太守叱之俱起立,烂煮大燕真儒仙。

五仙归来寻旧物,期以小待三千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梅岭石

梅岭巨石当关口,只容匹马单人走。

五丁一旦挥金锤,百尺嵯峨复何有。

碎石填涧涧亦平,又令陟岸添圩城。

昔年险处今平地,昼夜轮蹄自在行。

形式: 古风

题画

远山如飞近山走,茫茫白云三万亩。

小桥尽日无人行,孤舟自碇青溪口。

似闻鸟啼猿啸哀,长林宿莽惊风来。

令人洒然毛骨爽,不知身有黄金台。

金台红尘深百尺,骑马东西事鞅掌。

见图唤起山泽心,枯肠骚然诗句痒。

挥毫聊问许郢州,何时约伴作清游。

我歌尔谣齐拍掌,笑看黄河西北流。

形式: 古风

西施菊

西风吹破胭脂萼,馆娃佳人醉颜渥。

苏台麋鹿浑不知,自有陶翁供笑谑。

莫信陶翁贫且清,花前时复赋閒情。

东篱落日几醒醉,却笑鸱夷空丑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