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桓司马欲兵夫子,哥利王曾丑释迦。
血面何须九坠臂,忮心终不怨镆铘。
这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的诗作,语言简练而深邃。"桓司马欲兵夫子"一句直接点出了孔子的智慧和道德对抗暴力的手段,显示了诗人对于儒家思想的尊崇与信仰。紧接着"哥利王曾丑释迦"则是通过佛教故事反映出对生命宝贵性的理解,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争的心境。
"血面何须九坠臂"一句中的"血面"形象描绘了战争的残酷,而"九坠臂"则是传说中的一种修行之法,这里用来反衬出战争与和平相比之下的荒谬。最后两字"忮心终不怨镆铘"表达了一种超然于世俗恩怨的心态,显示了诗人对于个人内在修为的追求。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战争和个人信仰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儒佛两家思想的融汇运用。通过简洁强烈的语言,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纷争,追求精神宁静与内心平和的哲学意境。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翁子平生最苦贫,晚将丹颈博朱轮。
老儒五十无章绶,归去何妨且负薪。
剑履崇刀笔,钧衡付蹶张。
贾生年尚少,且去傅诸王。
至郭陪清语,留衣示别情。
奈何凤翔骨,不得宪宗迎。
著论贬临川,谈经抑老泉。
权书并字说,究竟果谁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