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孟氏有三乐,其一无愧心。
俯仰苟无愧,至乐不可任。
万化不得羁,超然众芳林。
神仙甚非远,何必海上寻?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刘鹗所作的《浮云道院诗》系列中的第十五首。诗中,孟氏以“无愧心”为人生第一乐,强调内心的坦荡与清白对于快乐的重要性。他认为只要在日常生活中行事无愧于心,就能体验到真正的至高之乐。诗人进一步阐述,这种快乐不受万物变化的束缚,能使人超脱于世俗,如同在百花丛中独树一帜。他提出,神仙之道并不遥远,不必去寻找那传说中的海外仙山,内心的平静和道德的修养即是通往仙境的道路。整首诗寓含了对道德修养和内心宁静的追求,体现了道家崇尚自然、超脱世俗的思想。
不详
知耻斯不辱,知足常有馀。
岂无负郭田,亦有堆床书。
春风茶新苗,雨过还当锄。
准拟读书暇,茗饮甘如酥。
古人亦有言,千橘万户侯。
思之亦烂熟,有志今甫酬。
金丸炫落日,清霜满林秋。
户侯讵能拟,聊得供杖头。
骨肉半零落,有弟差慰意。
日暮田园归,浊酒聊共醉。
此酒可再得,此日宁再世?
人间乐固多,埙篪有真趣。
春风日已和,桑麻蔼新绿。
但可了寒暑,生理亦自足。
沈浮闾里间,我亦甘碌碌。
俯仰三百年,苍然此乔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