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帘外听堕钗声

玉钩垂,犀箔护。肯递春风,偏断游丝路。

内里暗闻钗响度。掷地金声,抵得天台赋。

望明妆,遮薄雾。闹扫虽松,窣堕知何故。

难道拔时纤手误。倘为侬来,忽地回头顾。

形式: 词牌: 苏幕遮

鉴赏

这首《苏幕遮·帘外听堕钗声》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董以宁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女子在帘后聆听钗声的情景。

首句“玉钩垂,犀箔护”,以“玉钩”和“犀箔”描绘了帘子的精致与华美,暗示了女子所在的环境之高雅。接着,“肯递春风,偏断游丝路”,运用拟人手法,将春风比作传递者,巧妙地表达了女子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她内心的寂寞与等待。

“内里暗闻钗响度,掷地金声,抵得天台赋。”这里通过“钗响”和“金声”的比喻,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听到钗声时的惊喜与激动,还将其与古代文人墨客的佳作相提并论,突显了这一瞬间情感的珍贵与美好。

“望明妆,遮薄雾”,进一步渲染了女子的美丽与神秘,仿佛在朦胧的薄雾中,她的明妆更加耀眼夺目。而“闹扫虽松,窣堕知何故”,则通过对比,表现了女子内心的细腻与敏感,即使是在热闹的环境中,也能察觉到细微的变化。

最后,“难道拔时纤手误?倘为侬来,忽地回头顾。”这一问一答,充满了悬念与期待,似乎在询问:难道是拔钗时的手误了吗?如果是为了我而来,会不会突然回头看我一眼呢?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让人感受到女子内心深处的温柔与渴望。

整首词通过帘外听声的细节描写,巧妙地传达了女子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也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爱情的期待与渴望,展现了古代女性细腻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238)

董以宁(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一六六六年前后在世),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著有《正谊堂集》和《蓉度词》。其中《蓉度词》中大量的“艳体词”作品又尤为学界所争议

  • 字:文友
  • 籍贯: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

相关古诗词

苏幕遮.花间听弹指声

绿初回,红渐出。树树春交,把手轻来折。

为底关心攀又歇。无语无言,自把螺纹画。

爪才修,琴罢拨。啮遍纤痕,独向东风剔。

毕竟思量春可惜。待问分明,瞥去屏山隙。

形式: 词牌: 苏幕遮

苏幕遮.窗下听咳声

粉罘罳,金屈戌。花影交加,昨夜扶行处。

欲嗽还惊兰玉饫。低锁轻喉,不放随风去。

怪重来,偏未遇。窗外濛濛,立尽三更雨。

不是嗽声能听取。便认衣香,难捉迷藏住。

形式: 词牌: 苏幕遮

苏幕遮.回廊听鞋底声

月初沉,星欲滴。一带回廊,曲曲犹能觅。

暗数栏杆应六七。听遍行踪,不是伊家屧。

步偏那,行转怯,似待如迎,却是来时节。

半晌消停怜窄窄。两瓣轻莲,晓起看无迹。

形式: 词牌: 苏幕遮

苏幕遮.屏边听浴声

兔华轻,萤照冷。瞰浴潜来,转傍湘帘等。

谁料银屏遮凤胫。小玉娇憨,枉赚黄金饼。

粉应消,珠定映。唤取汤添,冷热心头省。

豆蔻方挼知未竟。半晌才看,秃袖来花径。

形式: 词牌: 苏幕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