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水风披玉蘤,溪露泫瑶津。
花意如师意,宗雷社里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林僧房之景,充满了对自然和禅意的细腻描摹。开篇“水风披玉蘤,溪露泫瑶津”两句,以水与风为笔,勾勒出一派清新的境界,其中“玉蘤”形容水波轻柔,“瑶津”则喻溪流之美丽,如同珍贵的宝石一般。自然景物被赋予了诗人主观的情感,使得读者仿佛也能听到那潺潺的溪水声,感受到清风拂面。
接着“花意如师意,宗雷社里人”两句,则将自然界的美好与禅学的深邃相结合。“花意”暗示着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而这被比作“师意”,彰显了诗人对佛法的崇敬之情。最后,“宗雷社里人”则是说僧人们在寺庙中修行,这里的“雷”字使用得非常精妙,它既可能指远处传来的雷声,也可能象征着佛法的威力和震撼心灵的力量。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底,更重要的是它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与精神世界的追求,是宋代文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的体现。
不详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压枝高下锦,攒蕊浅深霞。
叠綵晞阳媚,鲜葩照露斜。
红白相嗣繁,色纯香亦浅。
相对庭户间,俗尚焉能免。
脩脩稍出类,辞卑不肯丛。
有节天容直,无心道与空。
不枝惟叶茂,无干信中空。
所以免摧折,为依君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