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周权的《拟古七首(其一)》描绘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与公正无私。首句“洪钧播无垠,八埏荡和风”展现了天地间宏大之力均匀播撒,春风拂过大地各处。接下来,“枯丛同华滋,陈荄变纤茸”描述了即使在荒芜之地,也能焕发生机,枯枝老根变为嫩芽。
诗人以“高门与穷巷,妩媚白与红”比喻无论富贵还是贫贱,万物都展现出各自的美丽,体现了阴阳和煦的普遍恩泽。“阳和不择地,化育自至公”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公正无私的自然法则。然而,诗人也揭示了社会中的不公,“大朴日凋丧,町畦生室中”,暗示了原始的公平逐渐被人为的等级制度所侵蚀。
最后两句“贵贱移亲疏,贫富乘始终”直接点明了人世间亲疏关系和贫富变迁往往受制于这些外在因素。诗人呼唤“谁能返其初,物我俱玄同”,表达了对回归自然和谐、物我平等状态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借自然景象探讨了人性与社会的复杂关系,体现了元代文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