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菊有感

谁赠东篱种,秋光照草堂。

标孤傍明月,香细怯清霜。

几忆宦游赏,堪怜此夜芳。

相看宜白发,何日不重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以菊花为题,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独特情感与哲思。首句“谁赠东篱种”,以设问开篇,引出菊花的种植地,暗示菊花与自然、生活的紧密联系。接着“秋光照草堂”,描绘了菊花在秋日阳光下绽放的景象,赋予了菊花一种温暖而明亮的生命力。

“标孤傍明月”一句,通过“孤”字强调了菊花独立于世的姿态,与明月相伴,更显其高洁与超脱。“香细怯清霜”则细腻地描绘了菊花在清冷霜气中散发的幽香,既表现了菊花的坚韧,也体现了诗人对菊花之美的细腻感受。

“几忆宦游赏,堪怜此夜芳”两句,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对菊花的欣赏之中,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与对当前美好景致的珍惜。最后,“相看宜白发,何日不重阳”则以菊花与白发老人相对,寓意着岁月的流转与人生的经验积累,同时寄托了对重阳节再度相聚的期待,充满了对友情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人生、友情、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语言清新雅致,情感真挚深沉。

收录诗词(6)

华金(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弟鉴山

八月秋气清,湖光涵虚碧。

隐隐青莲花,添此镜中色。

白云动波底,返照流石壁。

之子扣弦赏,胸次殊适适。

形式: 古风

送谢果庵

握手郊门思悄然,相逢先拟问何年。

少微夜烛西江水,棠树春凝滇海烟。

别酒漫移枫叶下,卖山遥隔暮云边。

无端赤子留连意,已在霜天玉笛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王幸斋留别韵

送别春明路未赊,几番回首更思家。

愁看客里中秋月,坐落庭前一树花。

此夜雁声天外远,故山秋色望中加。

忆君何处情偏切,细雨寒城鼓欲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次铺桂岩韵

江上秋风溽暑多,巡檐夜起散行歌。

谁怜燕国遗龙种,尽道昭阳喜翠螺。

客邸未应多酒病,愁怀何以敌诗魔。

同人咫尺传双鲤,月满桥头临碧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