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渡寺送任仲微

春阴欲落雪,野气方升云。

我游清颍尾,想见翠被君。

古来聚散地,与子复言分。

倦游安税驾,瘦田失归耘。

独宿古寺中,荒鸡乱鸣群。

送子以晓角,幽幽醒时闻。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翻译

春天阴云欲降下雪花,野外的气息正蒸腾成云。
我游览到清颍河的下游,想象你那里定如披着翠绿的锦被。
自古以来,这里是人们相聚又分散的地方,如今我们又要分别。
疲倦的旅程让我渴望停下,贫瘠的田地也失去了耕耘的欢欣。
独自在古老的寺庙中过夜,只有荒凉的鸡群乱鸣。
清晨的号角声送你远行,那悠长的声音在我醒来时回响。

注释

春阴:春天阴沉的天气。
野气:野外的自然气息。
清颍尾:清颍河的下游。
翠被:绿色的锦被,比喻美好的环境。
聚散地:人们相聚和分离的地方。
言分:言语上的告别。
税驾:停车休息。
归耘:回家耕作。
古寺:古老的寺庙。
荒鸡:荒废的鸡群。
晓角:清晨的号角。
幽幽:悠长而深远。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所作,名为《新渡寺送任仲微》。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淡淡的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深厚感情。

"春阴欲落雪,野气方升云",开篇便以生动的景象描绘出初春时节的迷蒙与湿润,春天的阴霾似乎要变成雪花,而大地上的气息却正逐渐上升,化作浮动的云朵。这两句不仅为诗人游子的心境做了铺垫,也为即将离别的情景设定了一种伤感而又淡远的氛围。

"我游清颍尾,想见翠被君",诗人在清颍水(古代河流名)的尾端游历之时,心中却装着那位穿着翠绿色衣裳的朋友。这里的“翠被”不仅是对颜色的描绘,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

"古来聚散地,与子复言分",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万物聚集与离别的感慨,同时也强调了与友人之间即将到来的分别。诗中的“古来”二字,让人不禁思考历史长河中无数离合悲欢。

"倦游安税驾,瘦田失归耘",诗人的旅途已经疲惫,他的心情如同那未被耕耘的瘦弱田地一般,透露出一种对于归宿的渴望和对未来道路的不确定感。

"独宿古寺中,荒鸡乱鸣群",在一个古老的庙宇里,诗人孤独地度过夜晚,那些散养的家禽鸟儿此时也显得无序而杂乱。这里的“荒鸡”象征着一种自然界中的混沌与寂静。

"送子以晓角,幽幽醒时闻",诗人在清晨的时分,用那悠扬的角声来为友人的远行送别。那声音在清新的空气中回荡,让人即便是在沉睡中也能被唤醒,仿佛是对友情深刻感受的一种呼应。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对于朋友离别的不舍之情,以及面对人生聚散无常时所产生的哲思。苏轼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将这种复杂的情感转化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让读者在阅读中也能感受到那份淡远而又哀伤的美。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送运判朱朝奉入蜀

霭霭青城云,娟娟峨嵋月。

随我西北来,照我光不灭。

我在尘土中,白云呼我归。

我游江湖上,明月湿我衣。

岷峨天一方,云月在我侧。

谓是山中人,相望了不隔。

梦寻西南路,默数长短亭。

似闻嘉陵江,跳波吹枕屏。

送君无一物,清江饮君马。

路穿慈竹林,父老拜马下。

不用惊走藏,使者我友生。

听讼如家人,细说为汝评。

若逢山中友,问我归何日。

为话腰脚轻,犹堪踏泉石。

形式: 古风

病中夜读朱博士诗

病眼乱灯火,细书数尘沙。

君诗如秋露,净我空中花。

古语多妙寄,可识不可誇。

巧笑在頩颊,哀音馀掺挝。

曾坑一掬春,紫饼供千家。

悬知贵公子,醉眼无真茶。

崎岖烂石上,得此一寸芽。

缄封勿浪出,汤老客未嘉。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赵德麟饯饮湖上舟中对月

老守惜春意,主人留客情。

官馀闲日月,湖上好清明。

新火发茶乳,温风散粥饧。

酒阑红杏闇,日落大堤平。

清夜除灯坐,孤舟擘岸撑。

逮君帻未堕,对此月犹横。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和赵德麟送陈传道

二陈既妙士,两欧惟德人。

王孙乃龙种,世有籋云麟。

五君从我游,倾写出怪珍。

俗物败人意,兹游实清醇。

那知有聚散,佳梦失欠伸。

我舟下清淮,沙水吹玉尘。

君行踏晓月,疏木桂寸银。

尚寄别后诗,剪刻淮南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