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八日舟中夜坐饥甚

诗人之腹饥生芒,作气恣跃为文章。

天公吝我以稻粱,要以万象塞我肠。

使冬始寒天雨霜,一镫伴客惨不光。

雷鸣腹底自礌硠,忽尔坐念心忧伤。

我从髫岁离故乡,山中田事惭已忘。

我翁一官系朝廊,年年红粟分太仓。

东洲回首云荒荒,负郭曾无半亩粮。

计惟狂歌与慨慷,咀嚼道妙捐秕糠。

百年饥渴免思量,是为东山陆氏庄。

何须早计归耕桑,画饼成诗强自慰,江神大笑吾非狂。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何绍基的《十一月初八日舟中夜坐饥甚》描绘了诗人在舟中的困顿情境和内心感受。首句“诗人之腹饥生芒”,形象地写出诗人的饥饿感如同锐利的芒刺,接着通过“作气恣跃为文章”表达出他试图以创作来排遣饥饿的苦闷。然而,“天公吝我以稻粱,要以万象塞我肠”,流露出对生活的艰辛和自然的无情。

诗人感叹自己远离故乡,田间劳作的记忆已经淡漠,而父亲在朝廷任职,虽然每年能分得些粮食,但自己的居所却贫瘠无比。“东洲回首云荒荒,负郭曾无半亩粮”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困窘。在这样的困境中,诗人选择以“狂歌与慨慷”来寄托情感,甚至将道家的哲理视为粗食,以求精神上的满足。

“百年饥渴免思量,是为东山陆氏庄”表达了诗人对贫困生活的豁达态度,认为只要精神富足,物质匮乏可以暂时放下。最后两句“画饼成诗强自慰,江神大笑吾非狂”,诗人以幽默的方式自我宽慰,说即使生活如画饼,也能化为诗意,江神似乎也在嘲笑他的“狂”态,实则是对诗人坚韧精神的肯定。

整首诗以个人的饥饿体验为切入点,展现了诗人面对逆境的乐观与坚韧,以及对精神追求的执着。

收录诗词(181)

何绍基(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清诗人、画家、书法家。别居士,晚号蝯叟。道光十六年进士。咸丰初简四川学政,曾典福建等乡试。历主山东泺源、长沙城南书院。通经史,精小学金石碑版。据《大戴记》考证《礼经》。书法初学颜真卿,又融汉魏而自成一家,尤长草书。有《惜道味斋经说》、《东洲草堂诗·文钞》、《说文段注驳正》等著

  • 字:子贞
  • 号:东洲
  • 籍贯:湖南道州(今道县)
  • 生卒年:1799-1873

相关古诗词

宜阳舟中大雪用坡公江上值雪韵

江波不响泥潜龟,晴回雪起鸥不知。

飘飖已惊客子听,渐沥讶有清飙吹。

推窗剧望杳无际,青山不辨眉与髭。

奔腾元气裹万象,钩扰夜雾疑春澌。

循卑不逐埼岸转,陵险未觉重冈危。

弥江幂林走浩浩,嘘帘拂幔来丝丝。

奇哉洪纤尽涵络,我思造物诚何为。

惟天生物爱如子,阴阳煦妪劳携持。

年丰岁晏百事罢,恐有滞燠烦肤肌。

巧出奇葩破岑寂,更敷琼乳膏其儿。

却嗤蒲柳避寒节,不偕梅竹娱良时。

祇余孤艇浪迎枕,仰触断篷霜压帏。

强呵冻指嚼残笔,忽睹丽景惭幽姿。

安得枯肠脱寒瘦,竞吟瑞语纷淋漓。

刻画元功夺神柄,铺扬嘉颂陈天墀。

不然柴关裹足寐,却顾梅萼连山披。

僻行喜见宿麦吐,步猎更试重环驰。

奈何两者俱不就,恋此清夜双残卮。

独欣联床有叔子,片帆千里行相随。

今宵苦冷未可卧,梦中归路茫何之。

形式: 古风

柬魏默深

蕙抱兰怀祇自怜,美人遥在碧云边。

东风不救红颜老,恐误青春又一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同子毅弟早起至岱顶

晓色澹无边,游凭足力先。

石根深不土,山色古于天。

日上高霞直,氛清大地圆。

俯看登陟处,人事起炊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题吴子苾襄阳唐志拓本

忆昔戊子冬十月,舟行瑟缩抵樊口。

芒鞋徒步叩郡阁,骑马携朋陟岘首。

诸葛羊杜莽销歇,万古斜阳照杯酒。

归途却过鹿门院,空堂断坡垂古柳。

眼明忽见唐两碣,俨若彝釴森左右。

西城梁君夏侯氏,词翰流传均不朽。

细扪尘壁仞题字,知是吴君手蒐取。

波涛莽齧失堆陇,文字突出灿星斗。

使君为我屡吁唶,襄州近事君谂否。

江堤坏自十年来,神沙恒见白日走。

高楼大屋化浮槎,古冢漂流更何有。

安得人人似吴君,功同掩髂意长久。

咄嗟拓赠呼毡椎,閟匿收藏俪琼玖。

五秋历录长相忆,一笑长安乍携手。

金石恢我眼中福,风论妙参霞外友。

今日何日烟雨冷,入门告君以重九。

菊花琐屑君不嫌,破帽欹斜吾岂偶。

古光空复绚苏斋,春艇回思探越纽。

却还视我襄上拓,记忆夙昔神斗擞。

云空雨歇诗梦寒,叹息当年贤太守。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