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三日德兴道中苦热小憩林下偶成

高堂广厦六月寒,我虽逸居忧素餐。

炎风烈日道路难,我虽驱驰心始安。

却怜仆夫力已殚,流浆满背何曾乾。

马头红尘滚雕鞍,四蹄汗血尤汎澜。

使我目睹心悲酸,停车解辔聊盘桓。

九州无人服冰丸,苍生多少颜无欢。

我欲大布云阴宽,吁嗟不能生羽翰。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韩雍的《六月十三日德兴道中苦热小憩林下偶成》描绘了夏日酷暑中的艰辛与忧虑。首句“高堂广厦六月寒”以反常的清凉比喻内心的忧虑,即使身处华屋之中,仍感不安。接着,“我虽逸居忧素餐”表达了诗人在享受安逸生活的同时,对百姓疾苦的深深关切。

“炎风烈日道路难”写出行路之艰难,尽管自己奔波劳碌,但内心稍感安慰。“却怜仆夫力已殚”转而关注仆人的辛劳,汗水湿透衣背,疲惫不堪。“马头红尘滚雕鞍,四蹄汗血尤汎澜”形象地刻画了马匹的疲惫,进一步强化了旅途的艰苦。

诗人目睹此景,心中充满悲酸,于是“停车解辔聊盘桓”,暂时停下脚步,表达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同情。“九州无人服冰丸,苍生多少颜无欢”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苦难,无人能解其冷暖。“我欲大布云阴宽”表达了诗人希望为百姓带来清凉的愿望,然而“吁嗟不能生羽翰”又流露出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感受,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以及面对困境的无力感,具有鲜明的社会现实主义色彩。

收录诗词(701)

韩雍(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庆备倭翁都督

伟哉将军翁继武,智勇元非众人伍。

指麾阵势风云生,笑谈兵法虹霓吐。

宝刀曾斩滇池蛟,雕弓惯射阴山虎。

出镇声华已绝伦,閒居礼度尤追古。

轻裘缓带羊都督,雅歌投壶祭征虏。

帐前列校总归心,海外诸夷谁敢侮。

斥堠久断狼烟飞,望洋不见鲸波舞。

畏威奸宄尽敛迹,向化黎元皆按堵。

圣主封功下丹诏,将军进爵垂朱组。

方今万国固悉臣,犹有四夷须镇抚。

还期明堂领节钺,坐向边陲立旗鼓。

誓使天骄不敢窥,报功定见分茅土。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湖口阻风拨闷

江头日日南风恶,上下风帆总深泊。

行人欲渡未能渡,独倚蓬窗叹萧索。

寄语行人且放怀,樽中有酒还须酌。

行止从来悉在天,清閒真是浮生乐。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题雪景赠陈雪轩南归

冻云茫茫天一色,六出花飞绕天白。

山间林下无人踪,草堂独卧江南客。

客乃文范先生之贤孙,养高乐道居衡门。

闲轩扫榻曲肱卧,左图右史恒讨论。

门前大雪随风飏,严寒不入芙蓉帐。

斜拥青绫足晏然,游神已在羲皇上。

披襟起望双目开,乾坤万里无纤埃。

清光正与素心合,以雪名轩心快哉。

雪轩雪轩世事不足道,山林之下风光好。

僵卧休如袁邵公,迎宾须似王元宝。

何当归棹剡溪船,登尔高轩扫取烹茶一倾倒。

形式: 古风

刘子钟郎中嶰谷秋风竹为吴郎中题

大夏之西,沅渝之阴,有地名嶰谷,产竹成修林。

苍厓每见绿云起,白日不受红尘侵。

七月八月风森森,翠鸾飞舞青虬吟。

瀛洲仙子振环佩,商山隐者鸣瑶琴。

行看最能远清听,入坐便可消烦襟。

比来此景不易得,宦途渴想尘生心。

吴君早年登要津,此君风节素所歆。

东平才子善挥洒,笔端造化留情深。

欲君宝此如南金,作官视此为规箴。

此君终当遇伶伦,取之共和箫韶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