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无名氏创作的《福宁州谣三首(其三)》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农村生活画卷。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地村落的独特风貌和居民的日常生活。
首句“山巍巍兮无麦原”,描绘了山峦连绵,却不见麦田的景象,暗示着这里可能以其他作物为主。接着“白面细粉常盈盆”一句,通过面粉的丰富,侧面表现了当地粮食生产的丰饶。
“林森森兮无桑柘,锦绣绫罗色相亚”两句,将视线转向森林,虽然没有桑柘树,但通过比喻的手法,暗示了这里可能盛产其他纺织原料,织出了如同锦绣般的衣物。
“出门见岭不见江,案前罗列皆鲈鲂”则展示了山地与水边的对比,以及渔民的生活状态,案上摆满了鲈鱼,可见渔业也是当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儿童吼鬨南山下,剩逐牛羊与驴马”描绘了孩子们在山下放牧的情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山妻嘻笑临堂前,满头珠翠垂翩翩”一句,通过妻子的装扮和笑声,展现了家庭生活的温馨与幸福。
最后,“自言获功始三载,胜如仕宦数十年”表达了主人公对当前生活的满足感,认为三年的努力胜过几十年的官场生涯。
“但愿魁寇未殄灭,与我增财广置山间田”则表达了对和平稳定的渴望,以及对未来财富积累和土地扩展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细节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元代福建福宁州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农业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