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我亦云根结小房,年来与世略相忘。
定知可蜕纷华事,不及弦歌气味长。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在。"我亦云根结小房,年来与世略相忘"表达了诗人归隐山林,与尘世渐行渐远的愿望。小房是诗人心之所向,也是他逃离红尘纷扰的一个象征。
"定知可蜕纷华事,不及弦歌气味长"则透露出诗人对世俗功名利禄不屑一顾,只愿沉醉于琴瑟和鸣的艺术享受。"定知可蜕"表明了对于红尘琐事的淡然,"纷华事"指的是世间的繁杂与浮华;而"不及弦歌气味长"则是说诗人更偏爱于琴瑟之声,那种艺术的纯粹和永恒比起功名来更加令人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比隐居生活与尘世生活,表现了诗人追求心灵宁静、远离世俗喧嚣的心境。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艺术永恒价值的肯定,以及个人情感世界的丰富和深邃。
不详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怪底愁端生不已,劳心逐事事无穷。
陶然一点冲融趣,只在清虚淡泊中。
数丛修竹拥斋居,兴味翛然乐有馀。
午枕睡酣窗寂寂,清风来去自翻书。
道经兰若偶停鞭,客里逢幽意惘然。
一把绿萝蒙石窦,梦魂翻愤醒心泉。
玲珑岩穴巧如刳,中贮沧浪百斛馀。
衰懒自怜游世久,襟怀未及汝常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