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宗庙歌十一首(其十)飨神歌

曰晋是常。享祀时序。宗庙致敬。礼乐具举。

惟其来祭。普天率土。牺樽既奠。清酤既载。

亦有和羹。荐羞斯备。蒸蒸永慕。感时兴思。

登歌奏舞。神乐其和。祖考来格。佑我邦家。

敷天之下。罔不休嘉。肃肃在位。济济臣工。

四海来格。礼仪有容。钟鼓振。管弦理。舞开元。

歌永始。神胥乐兮。肃肃在位。臣工济济。小大咸敬。

上下有礼。理管弦。振鼓钟。舞象德。歌咏功。

神胥乐兮。肃肃在位。有来雍雍。穆穆天子。

相维辟公。礼有仪。乐有则。舞象功。歌咏德。

神胥乐兮。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晋国宗庙祭祀的盛大场景,充满了庄重与和谐的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祭祀过程中的各种仪式与活动,从供奉牺牲、清酒、和羹,到献上各种美味的祭品,无不体现出对祖先的深切怀念与崇敬之情。

诗中“惟其来祭,普天率土”,表达了祭祀活动的广泛参与,不仅限于本国,而是全国上下共同参与,体现了国家的团结与统一。通过“牺樽既奠,清酤既载,亦有和羹,荐羞斯备”这一系列的描述,展现了祭祀仪式的完整性和庄严性。

接着,“蒸蒸永慕,感时兴思”表达了人们对祖先的长久怀念与追思,以及在特定时刻引发的情感共鸣。通过“登歌奏舞,神乐其和”这一句,诗人描绘了音乐与舞蹈在祭祀中的重要角色,它们与神灵之间的和谐互动,增强了仪式的神圣感。

最后,“祖考来格,佑我邦家,敷天之下,罔不休嘉”表达了对祖先的感激之情,认为他们的庇佑使国家繁荣昌盛,惠及天下。整个诗篇洋溢着对祖先的尊敬、对国家的热爱以及对和谐社会的向往,是一首充满深意的祭祀颂歌。

收录诗词(119)

傅玄(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西晋初年的文学家、思想家。出身于官宦家庭,祖父傅燮,东汉汉阳太守。父亲傅干,魏扶风太守

  • 字:休奕
  • 籍贯:北地郡泥阳(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东南)
  • 生卒年:217~278年

相关古诗词

晋四厢乐歌三首(其一)正旦大会行礼歌

天鉴有晋,世祚圣皇。时齐七政,朝此万方。

钟鼓斯震,九宾备礼。正位在朝,穆穆济济。

煌煌三辰,实丽于天。君后是象,威仪孔虔。

率礼无愆,莫非迈德。仪刑圣皇,万邦惟则。

形式: 四言诗

晋四厢乐歌三首(其二)上寿酒歌

于赫明明,圣德龙兴。三朝献酒,万寿是膺。

敷佑四方,如日之升。自天降祚,元吉有徵。

形式: 四言诗 押[蒸]韵

晋四厢乐歌三首(其三)食举东西厢歌

天命大晋,载育群生。于穆上德,随时化成。

自祖配命,皇皇后辟。继天创业,宣文之绩。

不显宣文,先知稼穑。克恭克俭,足教足食。

既教食之,弘济艰难。上帝是佑,下民所安。

天佑圣皇,万邦来贺。虽安勿安,乾乾匪暇。

乃正丘郊,乃定冢社。廙廙作宗,光宅天下。

惟敬朝飨,爰奏食举。尽礼供御,嘉乐有序。

树羽设业,笙镛以间。琴瑟齐列,亦有篪埙。

喤喤鼓钟,枪枪磬管。八音克谐,载夷载简。

既夷既简,共大不御。风化潜兴,如云如雨。

如云之覆,如雨之润。声教所暨,无思不顺。

教以化之,乐以和之。和而养之,时惟邕熙。

礼慎其仪,乐节其声。于铄皇繇,既和且平。

形式: 四言诗

晋四厢乐歌三首(其一)正旦大会行礼歌

于皇元首,群生资始。履端大享,敬御繁祉。

肆觐群后,爰及卿士。钦顺则元,允也天子。

明明天子,临下有赫。四表宅心,惠浃荒貊。

柔远能迩,孔淑不逆。来格祁祁,邦家是若。

光光邦国,天笃其祜。丕显哲命,顾柔三祖。

世德作求,奄有九土。思我皇度,彝伦攸序。

惟祖惟宗,高朗缉熙。对越在天,骏惠在兹。

聿求厥成,我皇崇之。式固其犹,往敬用治。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