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虞美人·虞美人草》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描绘虞美人草的形象,寄托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切感慨与哀思。
开篇“明妃芜草湘妃竹”,以“明妃”(即王昭君)和“湘妃”(即娥皇、女英)为引子,将虞美人草与两位古代女性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历史与自然交织的意境。接着“一样春时绿”一句,点明虞美人草在春天同样展现出生机勃勃的绿色,以此象征生命不息、历史长流。
“褒斜山色半烟霾,剩有江东猎骑、踏青来。”这里运用了褒斜道的典故,以及江东猎骑的场景,描绘了一幅春日里山色朦胧、游人踏青的画面,暗含着对过往繁华与今日荒凉的对比思考。
“金戈玉帐俱黄土,犹解婆娑舞。”此句将历史的沧桑与虞美人草的坚韧生命力进行对比,金戈铁马的战场如今已成黄土,而虞美人草却依然在风中摇曳,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最后,“莫将哀怨化红心,卅六未央宫殿、月轮沉。”诗人借虞美人草之形象,表达了对历史哀怨不应转化为个人或民族的仇恨,而是应从中汲取力量,面对现实,展望未来。未央宫殿的月轮沉落,象征着历史的更迭与时间的流逝,但虞美人草的坚韧精神,如同一轮不灭的明月,照亮前行的道路。
整首词通过对虞美人草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命力,更蕴含了深刻的历史反思与人生哲理,体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与生命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