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金火纯精见羽仪,长随王母宴瑶池。
玉坛夜醮神仙降,飞过缑山人不知。
这首诗描绘了白鹤与仙界的奇妙关联,充满了浪漫与神秘色彩。诗人赵佶以“金火纯精见羽仪”开篇,巧妙地将白鹤比作仙界的使者,其羽毛如同金火般纯净,展现出白鹤非凡的气质与神圣的地位。随后,“长随王母宴瑶池”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白鹤与仙界的紧密联系,仿佛它总是陪伴着王母在瑶池中宴饮,享受着仙境中的宁静与祥和。
接下来,“玉坛夜醮神仙降”描绘了一幅夜晚祭坛上神仙降临的壮观景象,暗示了白鹤不仅是仙界的使者,也是连接人间与仙境的桥梁。最后,“飞过缑山人不知”则以缑山为背景,强调了白鹤飞行之迅速与神秘,即便是熟知仙界奥秘的人们也无法察觉它的行踪,增添了诗歌的神秘感与想象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构建了一个既真实又超脱的仙鹤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仙境的向往与赞美。
不详
宋徽宗,神宗11子,哲宗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
五云宫殿步虚长,斗转旋霄夜未央。
白鹤飞来通吉信,清音齐逐返魂香。
一声嘹唳九皋禽,换骨轻清岁月深。
辽海等闲人不识,大罗天上有知音。
白毛鲜洁映霜华,丹顶分明夺绛纱。
千六百年神气就,飞鸣长伴玉仙家。
蓬莱会散列仙归,羽驾飘然白鹤飞。
明代为祥人惯见,何须乐府咏金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