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李汉臣韵汉臣有超然绝弃百事深入祖门之意而语与予合

禅版蒲团俱似谁,电光石火竟奚为。

傥能径作白鼻去,未信只教黄面知。

柁楼故略凫雁海,月魄端护兼葭池。

一语休论偶相契,粗言且拟寒山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禅宗蒲团上坐者是谁,电光石火般的生活又为何存在。
如果能直接离开,不再受人指点,我不会相信只会让那些黄面人知晓。
船楼上不再有水鸟飞翔,月亮的光辉照耀着芦苇池塘。
无需再讨论偶然的契合,粗浅的话语暂且模仿寒山诗人的风格。

注释

禅版:指禅宗修行者的坐垫。
蒲团:禅宗修行者的坐具。
似谁:像谁,指身份不明。
电光石火:形容短暂而激烈。
奚为:为何,为什么。
径作:直接做。
白鼻:可能指地位较高或不受约束的人。
教:使,让。
黄面:可能指世俗之人或权威者。
柁楼:船楼,指水上生活。
凫雁:野鸭和大雁。
海:比喻广阔的水域。
月魄:月亮的光芒。
一语:一句话。
偶相契:偶然的契合,意指缘分。
粗言:粗俗的语言。
寒山诗:唐代诗人寒山的诗歌,以其质朴无华著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则礼所作,题目为《次李汉臣韵》。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禅意和超脱世俗的态度。

“禅版蒲团俱似谁,电光石火竟奚为。”这两句通过对比禅坐的蒲团和迅速如电光石火的事物,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定的认知,即它超越了常人的理解,是一种难以捉摸的境界。

“傥能径作白鼻去,未信只教黄面知。”这里诗人自诩如果能够直接达到禅定的境界,也就是“白鼻”一说,表示对这种境界的向往和追求。而“未信只教黄面知”则表达了对此道的疑惑,即是否真的有人能完全领悟。

“柁楼故略凫雁海,月魄端护兼葭池。”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景象,“柁楼”可能是指禅房或藏书之所,“凫雁海”则是一种仙境般的意象,而“月魄端护兼葭池”则表达了对月光下静谧环境的享受和保护。

“一语休论偶相契,粗言且拟寒山诗。”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语言的局限性,即在禅定的境界中,言语已经无法表达,只能偶尔找到共鸣的人。而最后一句则是对自己诗作的一种谦逊和自嘲,表示自己的诗歌还不够成熟。

整首诗通过对比、意象和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于禅宗境界的追求以及对语言表达能力的思考。

收录诗词(351)

吴则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1121年字子副,富川(一作永兴。生年不详,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以父荫入仕。会为军器监主簿,因事谪荆州。官至直秘阁,知虢州。工诗,与唐庚、曾纡、陈道诸名士唱和。晚年居豫章,自号北湖居士。则礼著有北湖集十卷,长短句一卷,《书录解题》并傅于代

  • 籍贯:今湖北阳新)

相关古诗词

次沈坦之简周开祖韵

老夫藜糁债,宿昔圭窦姿。

人或谓丑拙,侬亦自笑之。

沈侯江左士,端肯相携持。

即时一杯酒,到手慎莫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次周开祖游鹤林韵

消渴茂陵端倦游,穿云踏石良未休。

诸天办供林谷晓,一寺鸣钟江海秋。

吾曹大是许询辈,道人岂非支遁流。

莫因妻儿要归去,杖藜聊为茶铛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坦之韵

隐侯天下士,早从北山游。

至今华屋处,泪眦婴西州。

予实老且病,闻蚁类斗牛。

力不任毛颖,况能佩吴钩。

虫鸣夜复久,试起商声讴。

姑置铁如意,珊瑚为君投。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次坰寻春韵

攀翻聊复得晴景,抖擞貂裘季子尘。

岂有好事来载酒,独怜幽鸟解唤人。

二毛衰晚端不恨,五鼎宿昔元未珍。

剩把小红娱老眼,他时细说淮南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