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唐木犹存腹半空,苍崖苔是旧时封。
云随十乘归伊洛,月照年年湖上峰。
这首诗名为《韬光庵》,作者为宋代僧人释智朋。诗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历史感的画面:古老的唐木虽然只剩一半,但仍屹立在苍翠的山崖旁,其腹中空洞,仿佛见证了时光的流转。苔藓覆盖的崖壁,仿佛被岁月封印,显示出一种沧桑之美。夜晚,云彩伴随着十乘(可能指僧侣的队伍)回归伊水和洛水之间,月光洒在湖面上,年复一年地照亮着峰峦。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历史痕迹的交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禅意氛围。
不详
俗姓黄。居衡州华药寺,建康清凉寺。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住婺州天宁寺(《罗湖野录》卷四),后退居明州瑞岩。为青原下十三世,宝峰照禅师法嗣。事见《五灯会元》卷一四
道得更无心外法,首山有眼且无光。
拍盲枷棒挥将去,匝地普天兴祸殃。
历观嘉泰与开禧,禅苑宗坛更有谁。
脩竹苍松凛寒色,一如问道冷泉时。
觅诸方偈眼能乖,不把炊巾乱展开。
知得一峰天下秀,元从西竺国飞来。
先师公案强名模,不解深藏负累渠。
是我杀人便偿命,如何年老解心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