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沈光文所作的《归望》。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归乡愿望的强烈渴望。
首句“归望频年阻”,点明了诗人多年未能归乡的现实,表达了内心的无奈与失落。接着,“徒欢梦舞斑”一句,以梦境中的欢愉反衬现实的悲凉,暗示了诗人即使在梦中也无法实现归乡的愿望。
“在原嗟鸟散,杖策效鳞攀”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离群的鸟和攀爬的鱼,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孤独无助、渴望回归群体(象征家乡)的心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即使身处困境,仍不放弃对自由与回归的追求。
“镜里头多白,风前泪积殷”描绘了诗人年华老去、岁月无情的景象,以及面对归乡无望时内心的痛苦与哀伤。白发与泪水,既是时间流逝的标志,也是诗人情感的外化。
最后,“用坚饥馁志,壮士久无颜”表达了诗人坚持理想、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壮志未酬的无奈与悲哀。诗人虽有坚定的意志,但面对现实的残酷,内心充满了无力感与羞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深刻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眷恋与归乡不得的痛苦挣扎,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