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还京师诗

重光阐帝图,肆觐荷来苏。

卜洛连新邑,因秦还旧都。

雷警三辰卫,星陈七萃驱。

从风折凤羽,曜日拖鱼须。

宪章殚礼乐,容服备车徒。

回銮入丰镐,从跸度枌榆。

冉冉年和变,迟迟节物徂。

馀花照玉李,细叶剪圭梧。

朝夕万国凑,海会百川输。

微生逢大造,倏忽改荣枯。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奉和还京师诗》是隋朝诗人许善心所作,描绘了皇帝返回京城时的盛大场面与祥瑞之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宏大的历史背景和深沉的文化底蕴。

首句“重光阐帝图”,开篇即点明了主题,皇帝的归来如同重放光明,揭示了帝王归来的重大意义。接着“肆觐荷来苏”一句,以“肆觐”形容皇帝的隆重接见,而“来苏”则暗示了国家的复苏与和平,表达了人民对皇帝归来的热烈欢迎和深切期待。

“卜洛连新邑,因秦还旧都”两句,通过“卜洛”、“新邑”、“秦”、“旧都”的对比,既体现了历史的变迁,也展现了国家的稳定与统一。接下来,“雷警三辰卫,星陈七萃驱”描绘了皇帝归来的壮观景象,雷鸣警戒着天上的星辰,星陈七萃则象征着军队的整齐排列,显示出皇帝归来时的威严与神圣。

“宪章殚礼乐,容服备车徒”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皇帝归来的礼仪与秩序,宪章代表了法律与制度,礼乐则是文明与教化的象征,容服则指皇帝的仪容服饰,车徒则指随行的队伍,这些都体现了皇帝归来的庄重与尊贵。

“回銮入丰镐,从跸度枌榆”两句,通过“回銮”、“丰镐”、“从跸”、“枌榆”等词语,描绘了皇帝归来的路线与场景,丰镐是古代的都城,枌榆则可能是指道路两旁的树木,这些细节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历史感。

“冉冉年和变,迟迟节物徂”两句,以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隐喻了历史的更迭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馀花照玉李,细叶剪圭梧”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如“余花”、“玉李”、“细叶”、“圭梧”,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同时也寓意着国家的繁荣与昌盛。

“朝夕万国凑,海会百川输”两句,描绘了全国各族人民聚集在京城,如同大海汇聚百川,形象地表现了国家的团结与统一,以及人民对皇帝的拥戴之情。

最后,“微生逢大造,倏忽改荣枯”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时代,见证国家的兴盛与繁荣的感慨,同时也蕴含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寓意,不仅展现了皇帝归来的宏大场面,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历史和未来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的作品。

收录诗词(4)

许善心(隋)

成就

不详

经历

聪明有思理,所闻辄能诵记,称神童。尝仕南朝陈。陈末使隋,羁留宾馆。陈亡,衰服尽臣子礼。文帝以为诚臣。累迁通议大夫。宇文化及杀炀帝,时从官尽诣朝贺,善心独不至,化及遣人执至,善心不礼而出,遂被杀。初,父许亨撰《梁史》未就,善心续之。越王扬侗称制洛阳,追谥文节

  • 字:务本
  • 籍贯:高阳北新城
  • 生卒年:558—618

相关古诗词

于太常寺听陈国蔡子元所校正声乐诗

维阳成礼乐,治定昔君临。

充庭观树羽,之帝仰摐金。

既因钟石变,将随河海沈。

湛露废还序,承风绝复寻。

衮章无旧迹,韶夏有馀音。

泽竭英茎散,人遗忧思深。

悲来未减瑟,泪下正闻琴。

讵似文侯睡,聊同微子吟。

钟奏殊南北,商声异古今。

独有延州听,应知亡国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奉和冬至乾阳殿受朝应诏诗

森森罗陛卫,哕哕锵璁珩。

礼殚五瑞辑,乐阕九功成。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初发东都应诏诗

二龙承玉轴,万骑翊林塘。

纵观此何事,巡驾幸淮扬。

伊雒山川转,江河道路长。

照日秋原净,分花曲水香。

稻粱叨岁月,羽翮仰恩光。

后尘归旧里,还如仙鹤翔。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出塞

穷秋塞草腓,塞外胡尘飞。

徵兵广武至,候骑阴山归。

庙堂千里策,将军百战威。

辕门临玉帐,大旆指金微。

摧朽无勍敌,应变有先机。

衔枚压晓阵,卷甲解朝围。

瀚海波澜静,王庭氛雾晞。

鼓鼙严朔气,原野曀寒晖。

勋庸震边服,歌吹入京畿。

待拜长平坂,鸣驺入礼闱。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