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罗惇衍对中国古代隐士林逋的敬仰与怀念之作。首句“有人嵩少买松关”,描绘了有人在嵩山少室山一带购买松木关隘,暗示林逋曾在此地有过活动。接着,“新侍君王泰贷还”暗指林逋曾以才华侍奉君王,但选择归隐,将功名借贷于自然之中。
“风雪半湖梅对屋,云霄万里鹤归山”两句,通过风雪中的梅花和飞翔的白鹤,形象地展现了林逋隐居生活的清高与超脱,以及他对自然环境的热爱。湖边的梅花映衬着他的居所,而白鹤则象征着他的高尚情操,远离尘世,归隐山林。
“庐犹傍墓魂应恋,名不因诗稿可删”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林逋身后名声的看法,认为即使他去世,其高尚的灵魂仍会依恋故土,而他的诗歌成就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
最后,“一棹江淮寻旧梦,倦游回首自萧间”表达了诗人自己对林逋生活方式的向往,希望能如林逋般追寻内心宁静,疲倦于世俗后,能回归到一种简朴而深沉的生活状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林逋隐逸生活的描绘,赞美了他的高洁品格和淡泊名利的精神,同时也寄托了诗人自己的人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