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文汇阁四库全书残叶歌

纯皇郅治深宫闲,羽陵蠹简高于山。

飞仙卷幔帐殿启,衮衣步坐开天颜。

亲禦丹毫加点勘,漏箭将终月西暗。

翻然藜火照人间,欲网珊瑚归铁缆。

荒林破冢夜有光,东璧射地寒生芒。

大开虎观购遗佚,九州岳牧皆奔忙。

诸儒校纂目睛丧,直拓殿庭排缥缃。

侍书内史跪进膳,玉觥满饫蒲萄浆。

序录初成屡召见,跽聆褒贬提宏纲。

字字曾过圣人手,每逢子午生天香。

更怜禁禦人罕至,特贮行宫及山寺。

此事古无今始闻,万手丛钞衍巾笥。

老龙借读亦解嘲,五更攫取乘风涛。

苍崖很石爪痕裂,琅函半惹腥涎胶。

转眼邗沟烽火急,按籍徵名百亡十。

金山楼阁烧成灰,西湖弃纸无人拾。

一编乍展先呜咽,段段银光布纹涩。

摩挲想见乾隆日,《崇文总目》那能及。

墙隈短檠秋雨湿,空山回首飞云立。

腐儒寒饿何能为,独抱残经草间泣。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代乾隆时期皇家图书馆——扬州文汇阁中四库全书的珍贵与沧桑。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皇室对典籍的珍视,如“亲禦丹毫加点勘”、“大开虎观购遗佚”,反映出皇帝对学问的重视和对知识的渴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书籍的命运也发生了变化,“金山楼阁烧成灰”、“西湖弃纸无人拾”,暗示了战乱和变迁导致的文献流失。

诗中还提及了学者们对这些残页的感慨,“诸儒校纂目睛丧”、“腐儒寒饿何能为”,表达了他们对学术遗产的惋惜和自身的无奈。最后,诗人以个人的哀叹收尾,流露出对历史文化的深深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四库全书的残叶,寓言了历史的兴衰和文化的命运,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文化内涵。

收录诗词(127)

毛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离宫曲

丁当银蒜边风起,朔云压梦烟如水。

素衣私祭月明中,年年七月焚黄纸。

摇扇秋虫上罗袖,萤委花丛撒红豆。

牡丹霜零海棠悴,鸾镜慵开墨蛾瘦。

阶下唾痕碧成石,泪滴苔窠旧行迹。

形式: 古风

秋怀

中原戎马后,剑外独登楼。

蜀道长多雨,骚人畏及秋。

浮云百年梦,流水一生愁。

何事青青草,无忧亦白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登故蜀藩宫城

劫火馀灰冷,高城独至今。

石龙蟠柱础,铁马卧壕林。

锁断宵扉敞,壶乾夕漏沈。

宫花寒少色,苑树夏多阴。

井浊人犹汲,池乾客独寻。

败墙残画影,流水古琴音。

锄菜挥金印,犁荒得玉簪。

殿基铜瓦在,辇道甃苔侵。

春鬼思罗袜,秋鸳梦绣衾。

珠香青冢瘗,烟雨翠楼深。

不化苌宏血,哀啼杜宇心。

苍茫兴废感,斜日几登临。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郫县

绕郭林纡绿不分,筒香并舍竟无闻。

江流似带金川雪,山势遥连瓦寺云。

卖果园邻扬子宅,种瓜人守蜀王坟。

鹅溪亭榭摧颓甚,耆旧雕残怅夕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