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

月华未上鼓声喧,又向山阴过上元。

五岁镜湖才一熟,今年灯市始应烦。

留连昼景通三夜,呼吸阳和达九门。

游客不知千古意,看人看火漫奔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月亮还未升起,鼓声已经热闹起来,又到了山阴地区庆祝元宵节的时候。
五年来镜湖的元宵活动刚刚开始成熟,今年的灯会想必会更加繁忙。
白天的景象让人流连忘返,直至夜晚,阳气的温暖弥漫到城市的每个角落。
游人们沉浸在节日气氛中,并不了解这千年来的传统深意,只是随意地观灯赏火奔跑着。

注释

月华:明亮的月光。
鼓声喧:热闹的鼓乐声。
山阴:古代地名,今浙江绍兴一带。
镜湖:古代湖泊,在浙江绍兴。
灯市:元宵节时的灯会市场。
阳和:温暖的阳光,这里指春天的气息。
九门:泛指城市的主要出入口或区域。
千古意:千年的文化传统或深层含义。
漫奔奔:随意奔跑,形容游人的热闹景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元宵节(上元节)的热闹景象。首句“月华未上鼓声喧”,写出了节日夜晚尚未到来,但鼓声已经喧嚣四起,预示着庆典的开始。诗人项安世在“又向山阴过上元”中,表达了自己又一次在山阴这个地方度过元宵佳节。

接下来两句“五岁镜湖才一熟,今年灯市始应烦”,通过个人经历,回忆过去五年中镜湖边的元宵庆祝活动,暗示今年的灯市可能会更加繁盛,令人感到有些忙碌。诗人用“留连昼景通三夜”形容元宵节期间白天与夜晚的连续欢庆,人们沉浸在欢乐中,直到夜晚的灯火通明照亮了整个城市。

最后一句“游客不知千古意,看人看火漫奔奔”,揭示了元宵节热闹场景背后的深层含义。虽然游人只顾欣赏花灯和人群,但他们并未真正理解这个节日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诗人以“漫奔奔”形容人们的匆忙和盲目,流露出对人们沉浸于表面繁华而忽视传统底蕴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宋代元宵节的热闹景象,同时也寓含了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忧虑。

收录诗词(1487)

项安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上泉

阴崖古木挂藤萝,下有神龙阅世多。

荇带水衣闲自舞,鯈鱼石蟹戏相过。

岂知霖雨为何事,自喜红尘不到他。

落叶满林迷去路,牧童相引到山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上冢还过方桥

一番新火试新茶,又向方桥记岁华。

草色前头见江树,桑林多处是人家。

拓开白鸟天边眼,背尽红尘脚底沙。

临老不知来几度,只看豆麦不看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丫头岩

三十年前过,吾方似此山。

山容今尚丱,吾鬓久成班。

羞把娉婷嫁,长垂婑堕鬟。

黄尘乌帽底,愧汝若为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久斋诗为南康赵司户作

岁寒始见松将柳,道远方分骥若驽。

凿井为山新意气,断干穿石老工夫。

重湖水作葡萄涨,五老云成锦绣铺。

万古千秋模不尽,几家文集几家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