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抚州戴秀才息心亭

苍苍开幽林,峰岭日相对。

云归垂衣缨,泉落响环佩。

仕宦虽有负,耳目得以贷。

俯仰宇宙中,晏然维进退。

形式: 古风 押[队]韵

翻译

茂密的树林深处显现出来,山峰与山岭日复一日相对照。
云雾缭绕,仿佛垂下的官服和帽带,泉水声如同环佩轻响。
尽管官场有所亏欠,但耳目之乐得以补偿。
在这广阔天地间,我时而仰望,时而俯瞰,从容地应对进退。

注释

苍苍:茂密的样子。
幽林:深林。
峰岭:山峰和山岭。
日相对:每日相对。
云归:云雾聚集。
垂衣缨:比喻云雾低垂如官服的下摆。
泉落:泉水落下。
环佩:古代女性的装饰物,这里形容泉水声。
仕宦:做官。
负:亏欠。
耳目得以贷:指心灵得到慰藉。
俯仰:抬头低头,比喻人生的起伏。
宇宙:广阔的天地。
晏然:平静、安然。
维:只。
进退:进或退,指人生的各种选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寄题抚州戴秀才息心亭》,描绘了一幅山林隐逸的画面。首句“苍苍开幽林”展现了茂密深邃的树林,给人以宁静深远之感。接下来的“峰岭日相对”描绘了山峰与日光相互映衬的景象,暗示时光流转。

“云归垂衣缨,泉落响环佩”运用了象征手法,云彩如同官员卸下官袍,泉水声仿佛玉佩轻摇,暗喻诗人对戴秀才隐居生活的羡慕和对其超脱尘世的赞赏。诗人感慨“仕宦虽有负”,表达对仕途责任的短暂放下,以及对秀才能享受自然之美的羡慕。

最后两句“俯仰宇宙中,晏然维进退”表达了诗人对秀才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从容应对生活起伏的态度的肯定,认为他能在进退之间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自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象征,寄寓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传达出对朋友悠然自得心境的赞美。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寄题时上人碧云堂

望望佳人来,未来云已暮。

当时千里恨,不独看云故。

何此启虚堂,定知吟秀句。

还会古人心,古人非特赋。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寄题杨敏叔虢州吏隐亭

贤哉虢略君,守虢事颇简。

有亭后园中,登览早至晚。

了了松柏关,气象入醉眼。

花草发琐细,禽鸟啼睍睆。

竟日人不来,亦莫去杯盏。

形式: 古风

寄题沈比部江州齐云楼

远目不高不可极,朱楼要与浮云齐。

江流万古平泱莽,山雨一过寒凄迷。

贾客樯下望吹笛,渔郎浦前看断霓。

佽飞射蛟水花伏,高士种柳烟条低。

群雁有时至自北,洪潮到此不更西。

君家隐侯有八咏,风雅未尽留人题。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寄题苏子美沧浪亭

闻买沧浪水,遂作沧浪人。

置亭沧浪上,日与沧浪亲。

宜曰沧浪叟,老向沧浪滨。

沧浪何处是,洞庭相与邻。

竹树种已合,鱼蟹时可缗。

春羹芼白菘,夏鼎烹紫莼。

黄柑摘霜晚,香稻炊玉新。

行吟招隐诗,懒戴醉中巾。

忧患两都忘,还往谁与频。

昨得滁阳书,语彼事颇真。

曩子初去国,我勉勿迷津。

四方不可之,中土百物淳。

今子居所乐,岂不远埃尘。

被发异泰伯,结客非春申。

莫与吴俗尚,吴俗多文身。

蛟龙刺两股,未变此遗民。

读书本为道,不计贱与贫。

当须化闾里,庶使礼义臻。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