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寄白圣均

年来双鬓已丝丝,头角低摧羽翼垂。

无命不穷常自笑,有谋皆拙敢求知。

荣途谩说居三馆,僻郡还甘守一麾。

赖是山城好风物,不能逢子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近年来两鬓已渐生白发,年轻时的锐气已减,翅膀仿佛低垂。
即使命运多舛,我也常常自我解嘲,虽然有心计却总显得笨拙,不敢追求更多的知识。
曾经向往的显赫官位,如今只在闲适的三馆中度过,身处偏远之地也甘愿坚守。
幸好这山城风光优美,但遗憾的是,无法与你一同吟诗赏景。

注释

年来:近年来。
双鬓:两鬓。
已丝丝:已渐生白发。
头角:年轻时的锐气。
低摧:已减。
羽翼垂:翅膀低垂。
无命:命运多舛。
不穷:不顺。
常自笑:自我解嘲。
有谋:心计。
皆拙:总显得笨拙。
敢求知:不敢追求知识。
荣途:显赫官位。
谩说:曾经向往。
居三馆:在闲适的三馆中度过。
僻郡:偏远之地。
甘守:甘愿坚守。
一麾:一个职位。
赖是:幸好是。
山城:山城。
好风物:优美风光。
不能逢子:无法与你。
共吟诗:一同吟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官员的内心世界与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自身境遇的描述,展现了一个淡泊明志、自得其乐的高士形象。

"年来双鬓已丝丝,头角低摧羽翼垂。" 这两句写出了时间的流逝和年龄的增长,诗人以轻松的笔触描绘自己老态龙钟的状态,但并不感到悲哀,而是显得很从容不迫。

"无命不穷常自笑,有谋皆拙敢求知。"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看法,他虽然没有得到高官厚禄,但他不以为苦,反而能够自我解嘲。他承认自己的智谋不足,却依然勇于求知,这种态度体现出一种超脱和积极的人生观。

"荣途谩说居三馆,僻郡还甘守一麾。"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对官场的看法,他不屑于争夺那些显赫的官职,宁愿守住一个偏远的地方,这种选择反映出诗人的清高自守。

"赖是山城好风物,不能逢子共吟诗。" 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以及他虽然没有能够与友人共同享受大自然的美丽,但这并不妨碍他独自品味其中的乐趣。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境遇的反思,展现了一个超然于世俗功名之外、心向自然归依的精神状态。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简练而有力,充分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豁达。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和梨花

素质静相依,清香暖更飞。

笑从风外歇,啼向雨中归。

江令歌琼树,甄妃梦玉衣。

画堂明月地,常此惜芳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和提刑郎中阅兵之什

晓营金革列周遭,大纛长牙拥帐高。

虎豹用韬传妙略,龙蛇供阵役群豪。

言初抚处如萧纩,恩尽均时若楚醪。

敢谓施行剪诸盗,亡之才比一牛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咏凫

双双纹羽弄清漪,全得天真似尔稀。

万顷沧波供口腹,一梁寒日晒毛衣。

雨归别岛呕唲语,风度前滩翕呷飞。

好向中流最深处,等闲休要上渔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夜思寄苏子平秘丞

乱竹敲风远,高松过雨凉。

检书防落烬,下幕恐遗香。

好月娟娟上,轻云苒苒长。

端令阻佳客,不得共清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