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黄廷用的诗描绘了一幅武夷山的壮丽景象和神秘氛围。首句“璇题画阁魏王宫”以瑰丽的想象,将魏王宫的华美与画阁相连,暗示了山中的宫殿遗迹。接下来的“灯火千年汉祀同”则强调了历史的悠久,仿佛千年的祭祀活动仍在山间延续。
“大隐何须朝市里,升真只在水云中”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认为真正的隐士无需在尘世喧嚣中,而在山水之间就能达到超脱的境界。诗人通过“无端白日双厓断,有路青天一线通”描绘了奇特的自然景观,一线天的狭窄与高远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神秘感。
“衣湿洞云寒彻骨,石床晚对漏声穷”则写出诗人独自在洞中静思,洞中云雾缭绕,寒气透骨,夜晚只有滴水声陪伴,流露出一种孤寂而深沉的意境。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载体,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展现了武夷山的壮丽风光和隐逸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