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颠歌

平生不信春风颠,日日买醉春风前。

今朝始信春风恶,桃花作雨柳飘绵。

冲狂击荡上复下,澎湃奔腾如怒马。

恍疑威动四极陲,又若气振长平瓦。

游人郊外意颇愁,巨觥起浪难献酬。

不如挈榼且归去,呼童载酒登南楼。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春风颠歌》由明代诗人陈航所作,通过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春风的多变与威力,以及它对自然与人类情感的影响。

首句“平生不信春风颠”,诗人以个人经验为起点,表达对春风的不以为然,认为春风不过是寻常之物。然而,接下来的“日日买醉春风前”一句,却暗示了诗人对春风的某种依赖或渴望,似乎在春风中能找到某种慰藉或逃避现实的方式。

转折点出现在“今朝始信春风恶”,这句直接揭示了诗人对春风态度的转变。春风不仅不再是温柔的使者,反而成了“恶”的象征,其力量之大,能将桃花化为雨滴,柳絮随风飘扬,展现出春风的破坏力和不可预测性。

“冲狂击荡上复下,澎湃奔腾如怒马”两句,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春风的猛烈与无序,仿佛是不受控制的野马,在天地间狂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也隐含了对自然界力量的敬畏。

“恍疑威动四极陲,又若气振长平瓦”进一步强化了春风的影响力,仿佛它能撼动天地,震动古老的瓦片,这种夸张的描述,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感受和想象力。

“游人郊外意颇愁,巨觥起浪难献酬”描绘了春风给人们带来的困扰和不安,即便是郊游的乐事也被破坏,人们难以享受原本的欢愉,反映出春风的破坏性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最后,“不如挈榼且归去,呼童载酒登南楼”则是诗人面对春风的无奈选择,他决定暂时离开外界的纷扰,回到家中,借酒浇愁,寻求内心的平静。这一句既是对前文情境的总结,也是诗人情感的释放,体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脆弱,以及寻求内心安宁的愿望。

整体而言,《春风颠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春风的多面性,从最初的轻视到后来的敬畏,再到最终的逃避,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体验和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23)

陈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赋得石上草

石上草,何营营,团团翠碧沿岸生。

年年雨露滋不长,岁旱乾枯应复萌。

根托紫泥里,叶并白云横。

恍疑九节长生饵,又若芝术摇金茎。

老夫不可结,樵子难为薪。

岂是天公爱灵物,护此石上千年春。

形式: 古风

丙戌金陵作

金陵大道平如砥,翠瓦雕甍相对起。

甲第纵横尽主家,金鞭络绎多戚里。

主家戚里遥相连,平堤走马去朝天。

骑簇通衢看似绣,香连内苑色凝烟。

烟连骑簇真堪玩,倏忽朝回更萧散。

五侯宾从集如云,四夷门馆多迎款。

须臾教乐从天来,齐歌赵舞皆柔谐。

愧我儒生眼未识,日逐羸马随飞埃。

飞埃扑人心草草,风光只在长安道。

故乡回首白云遥,归去南山且终老。

形式: 古风

大溪山

大溪昔日风光好,十家五家同一保。

鸡犬相闻达曙喧,晓钟递击无昏早。

山人居山只食山,种得稻粱心亦閒。

取柴斫竹白云里,筑埧分泉绿树间。

山入于此自云乐,饱食安眠甘澹薄。

里胥无复夜惊呼,足迹都忘到城郭。

梵宫禅伯亦风流,辄与文人相唱酬。

僧堂懒作六时礼,客馆偏能几日留。

吁嗟此事犹眼见,倏忽光阴去如箭。

至今惟有三家村,出入豺狼心胆战。

相逢路上多含哀,辛苦如何说得来。

只将筋力付流水,空把形容同死灰。

形式: 古风

龙龛禅寺追和王高二太史题壁诗

海上灵山孕神秀,万木苍苍碧云溜。

山头霁色衬朝霞,树里岚光宜晚照。

尘嚣迥隔绝纤埃,金仙之宅如蓬莱。

神房半自花间出,定室多从松下开。

胜槩岧峣真绝境,目极神驰与俱永。

飞岩踏上听天鸡,叠巘攒云愁半岭。

终南太华休争奇,其中佳趣人不知。

岩扉静掩薜萝月,法水光涵祇树枝。

不用伤心怨迟暮,且须载酒随玄度。

玉堂词客解长歌,挥洒何须便归去。

自笑狂吟非等伦,丽句从来贵有邻。

他年诏许还山日,结社应须访旧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