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陈子复画扇戏题

长松荫高原,虚亭写清泚。

重重夕阳山,忽堕清谈里。

吾生溪壑心,苦受尘氛累。

昔从笔墨间,涂抹聊尔耳。

亦知不疗饥,性僻殊事此。

有如鱼吹沫,不自知所以。

世人不相谅,调笑呼画史。

纷然各有须,缣素盈案几。

袜材真足厌,研吮良自耻。

经旬一执笔,累岁不盈纸。

交游怪逋慢,往往遭怒訾。

岂知书生为,未可俗工拟。

五日画一石,十日画一水。

虽无王宰能,此例自可倚。

陈君乃何人,亦自向庸鄙。

一扇五更年,此负真缓矣。

吾方惧获怒,君顾得之喜。

一笑题谢君,贤于二三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徵明的作品《为陈子复画扇戏题》,诗人以轻松诙谐的笔触,描述了自己为朋友陈子复画扇的过程和心境。首句“长松荫高原”描绘了画面的背景,松树高大,为高原增添了几分清凉与宁静。接着,“虚亭写清泚”暗示了画面中亭子的空灵与清澈。

诗人感慨自己的内心深处,本有溪壑般的淡泊,却被尘世的纷扰所牵累。他自嘲过去只是随意涂鸦,明白绘画并不能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但出于个性的偏好,他乐在其中。“鱼吹沫”一句形象地表达了他对绘画的痴迷,不自知其原因。世人不解,甚至嘲笑他为“画史”,但他并不介意,反而以此为耻。

诗中提到,他长时间才动笔一次,创作量少而精,这使他在社交中显得与众不同,常被误解为怠慢。然而,他认为自己的书法与绘画并非世俗工匠所能比拟,有着独特的艺术追求。他以王宰(唐代著名画家)为例,强调自己的创作虽然数量不多,但质量上乘。

最后,诗人对陈子复的评价很高,认为他的欣赏眼光超越了其他人,即使是一把扇面上的画作,也让他欣喜。诗人以“一笑题谢君,贤于二三子”结尾,表达对陈子复的赞赏,认为他的欣赏能力比周围的人更为高明。

整首诗通过自我调侃和对友人的肯定,展现了文徵明对艺术的独特见解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清明日陈淳过访

愁病春来次第加,清明寂寞类僧家。

留人野饭新挑菜,乞火邻墙旋煮茶。

晴日檐楹杨柳色,微风帘幕海棠花。

故人念我能相过,不遣良辰负物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其二)

零落佳人意暗伤,为谁憔悴减容光。

将飞更舞迎风面,已褪犹嫣洗雨妆。

芳草一年空路陌,绿阴明日自池塘。

名园酒散春何处,惟有归来屐齿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上巳前一日与陈以可泛舟游伏龙山

新波得雨夜来添,淑景撩人意思恬。

三月光阴须解惜,一村花柳漫相淹。

踏青湖岸春衫薄,烧笋僧厨野饭甜。

莫怪清游还蒲暮,人生四事苦难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夏日饮以可池亭

笔床书卷绕壶觞,到此欣然百事忘。

自笑频来非俗客,只愁难却是清忙。

池塘听雨烦心净,轩槛迎风醉面凉。

绿树缭垣啼鸟寂,更从何处觅江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