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丛花.湘友侄手掣金粟钗见赠,以此酬之

湘帘才捲晓风轻。芳径嫩寒生。

绿窗人起铢衣薄,倚妆阁、无限幽情。

金粟正开,和烟带露,剪取一枝馨。

蛮环雅制最玲珑,巧样更翻新。

攒成宝钿馀香沁,恰相称、斜插鬟云。

点上湿萤,飞来瘦蝶,秋思十分清。

形式: 词牌: 一丛花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清晨女子梳妆的细腻画面。首句“湘帘才捲晓风轻”,以轻柔的晨风与卷起的湘帘相映衬,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接着,“芳径嫩寒生”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新与凉爽,仿佛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淡淡寒意。

“绿窗人起铢衣薄,倚妆阁、无限幽情。”描绘了女子起床时的情景,她身着轻薄的衣物,倚靠在妆阁旁,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感。这里的“幽情”不仅指女子内心的细腻情感,也暗示了她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期待。

“金粟正开,和烟带露,剪取一枝馨。”这一句通过描述金粟花开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美丽。花朵在烟雾与露水的映衬下更加娇艳,女子从中剪取一枝,其香气扑鼻,象征着她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欣赏。

“蛮环雅制最玲珑,巧样更翻新。”赞美了女子所佩戴的金粟钗设计精巧,既传统又富有创新,体现了工艺的高超与审美情趣的独特。

“攒成宝钿馀香沁,恰相称、斜插鬟云。”形容女子将金粟钗巧妙地插入发髻中,宝钿的香气与她的发髻相得益彰,增添了几分优雅与神秘感。

“点上湿萤,飞来瘦蝶,秋思十分清。”最后两句通过描绘夜晚的萤火虫与秋天的蝴蝶,进一步渲染了诗中的清幽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感慨。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在清晨梳妆时的场景,以及她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欣赏,同时也融入了自然景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充满诗意的意境。

收录诗词(4)

陈素贞(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平乐.春日.见继昌《左庵词话》

柳摇花颤。吹遍东风软。好梦惊回莺百啭。

天远何如人远。乍寒乍暖无凭。一宵几遍阴晴。

猜着天公情性,算他真个聪明。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长亭怨慢.题帝女花院本

问何事,兴亡重谱。为惜琼花,惨遭风雨。

几点残山,倩谁来画旧眉妩。

杜鹃啼苦,家国恨,从头数。

缺陷总难偿,合付与、伤心人补。三五。

算年华草草,并向乱离中度。

匆匆去也,数不到、旧时宫树。倩絮影、替写愁痕。

又生怕、斜阳无主。只一缕情丝,还被犀帘钩住。

形式: 词牌: 长亭怨慢

百字令.题桃蹊雪院本

馀生有几,最难得、挨到收梢时节。

妨命祗缘才太艳,倒受千般磨劫。

锦字缄情,绿华写恨,泪点成红雪。

至今溪畔,但闻流水呜咽。

遥见狂虏氛中,桃花一骑,绝代倾城色。

直算望夫山下殒,栀子同心先结。

兵气飞扬,愁云惨淡,魂冷天边月。

我来题曲,冻痕冰指如铁。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法曲献仙音.敬次大人题管夫人大士画像韵

著墨句衣,吮毫添晕,腕底香留千古。

竹里行吟,月中窥影,愁心问伊知否。

竖一指、谈禅也,天花堕如絮。恨难数。

更谁怜、梦尘醒后,多少事、赢得几声才女。

莫再钟情根,愿来生、重转西土。

满眼青莲,是鸥波、曾共游处。

悔身无双翼,去伴听经鹦鹉。

形式: 词牌: 法曲献仙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