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翟灏的《东郊晚行(其四)》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秋夜景象。首句“银轮转无声,突自林端推”以月亮升起的悄然无息和从林梢出现的形象,展现了夜晚的静谧和神秘。接下来的“沓来清影众,我影亦同来”通过月亮的投影,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亲近感。
“万象复我有,眼为今日开”两句,诗人感叹自然之美唤醒了自己内心的感受,视野仿佛因此刻而开阔。接着,“落落秋势迥,纳纳天宇恢”描绘了秋天的辽阔和天空的浩渺,给人以空间的壮丽之感。
“溪光曳遥帛,岫色堆寒灰”运用比喻,将溪水的光芒比作飘动的丝绸,山色则如堆积的寒灰,形象地表现出秋夜的冷寂和深沉。最后,“诗肩耸千尺,与月相徘徊”以夸张的手法,表达诗人沉浸在诗意中的高远心境,与月亮相伴,寓意着诗人的灵感与自然的交融。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亮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秋夜景色的独特感受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