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中秋无月

木樨香里坐论诗。瘦骨倦支持。

岁华容易抛人去,任西风、吹鬓成丝。

遥忆江楼人倚,云山梦里归期。空庭露冷夜迟迟。

鸦睡正酣时。昨宵明月今何处,料嫦娥、也怕相思。

恐有悲秋儿女,檀栾不许人知。

形式: 词牌: 风入松

鉴赏

这首《风入松·中秋无月》由清代词人陆茜所作,描绘了中秋之夜无月的凄凉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思念之情。

词中以“木樨香里坐论诗”开篇,点出中秋佳节,诗人独自坐在桂花香气中,与友人谈论诗歌的情景。然而,“瘦骨倦支持”,透露出诗人身体的疲惫和内心的孤寂。接着,“岁华容易抛人去,任西风、吹鬓成丝”,感叹时光易逝,岁月无情,西风将他的鬓发吹得如同丝线般细长,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

“遥忆江楼人倚,云山梦里归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想象着在江边的楼阁中,有人倚窗远眺,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过去的回忆。而“空庭露冷夜迟迟。鸦睡正酣时”,则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露水在空旷的庭院中凝结,乌鸦在沉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最后,“昨宵明月今何处,料嫦娥、也怕相思。恐有悲秋儿女,檀栾不许人知”,诗人通过月亮的隐匿,联想到传说中的嫦娥,她或许也害怕相思之苦。同时,他担心那些因秋天而感到悲伤的人们,他们的感情深藏不露,仿佛是秋天中的一片片檀栾树,静静地承受着季节的变迁。

整首词情感细腻,意境深远,通过中秋无月这一特定情境,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亲人思念以及自然季节变化的感慨,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探索。

收录诗词(41)

陆茜(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凄凉犯.月

碧天如洗沉沉静,嫦娥也合垂泪。

可知更有,痴儿呆女,抱愁相对。帘筛影碎。

把多少、酸情料理。步苍苔、瑶阶迤逦,宝鼎篆香细。

一度檀栾夜,几处欢娱,几人憔悴。

相思彻底,想天涯、一般钩起。

风漾银塘,笑卅六鸳鸯痴睡。

看霜花、扑簌不管,冷似水。

形式: 词牌: 凄凉犯

倦寻芳.周暖姝夫人招吴蘋香暨余集大涤山房,登致爽台,眺望湖上诸山,即席赋谢

画堂开处,杯泛红霞,却好晴昼。

握手论心,座上春风亲授。

更闲行,抄幽径,绿阴如水凉衣袖。

太匆匆,叹十年尘梦,青山依旧。

忽地觉、烦襟洗尽,诗思添浓,人意销逗。

只怪斜阳,红上眉棱催走。

重把西溪期后约,瓜皮艇子招渔妇。

问人生,这清狂,几番消受。

形式: 词牌: 倦寻芳

南浦.忆梅

春意逗春风,最关心,却是故园香雪。

驿时信沉沉,全不管、孤馆个侬凄绝。

一枝瘦影,美人独向瑶阶立。

此际芳魂应恨我,忍把幽姿轻撇。

伴伊尚有胎禽,只静对、黄昏相思难说。

吟赏已无人,好珍重、休被笛声吹裂。

宵来有梦,多应化个罗浮蝶。

万籁无声飞去也,低了半轮明月。

形式: 词牌: 南浦

浪淘沙.题魏滋伯攘臂吟

名遍浙西东。此老犹龙。少陵慷慨古今同。

愿得先生横笔阵,扫却狼烽。小草荷春风。

技愧雕虫。绿窗又整旧诗筒。

从此破魔还礼佛,丹桂香中。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