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韩希道移漕江东

馈饷随萧不作难,秦淮今视汉秦关。

天开虎踞龙蟠处,地近鸡翘豹尾间。

洗印先经三峡寺,观风遍踏九华山。

尽收奇秀归诗稿,却趁赓歌供奉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粮草供应不再艰难,秦淮河如今看守着汉秦的要塞。
天空仿佛打开,虎踞龙盘之地,地势接近如鸡翘豹尾般险峻。
在三峡寺洗净笔墨,遍游九华山欣赏风景。
将所有奇异秀丽的景色收入诗篇,然后赶回宫廷献给文臣武将们。

注释

馈饷:粮草供应。
萧:形容声势浩大。
不作难:不再觉得困难。
秦淮:古代河流名,南京的象征。
汉秦关:汉朝和秦国的边关,这里比喻重要的地理位置。
天开:形容地势开阔。
虎踞龙蟠:形容地势险要,像老虎和龙盘踞。
鸡翘豹尾:比喻地势陡峭,如鸡嘴和豹尾。
三峡寺:可能指代某个著名寺庙。
九华山: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
奇秀:奇特秀丽的景色。
诗稿:诗集。
赓歌:应和的诗歌。
供奉班:宫廷中的文臣武将群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为友人韩希道调任江东转运使而作的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友人赴任新职的祝福和对沿途壮丽景色的赞赏。

首句“馈饷随萧不作难”意指韩希道的行程虽远离家乡,但沿途的供给不成问题,暗示了他的行程顺利。次句“秦淮今视汉秦关”将秦淮河与汉秦关相提并论,强调了韩希道此行的重要性和跨越地域的广阔。

“天开虎踞龙蟠处”描绘了金陵(南京)的雄伟地势,犹如猛虎踞伏,龙盘曲回,展现了其历史地位和壮丽风光。“地近鸡翘豹尾间”进一步描述了江东地区的地理位置优越,如同鸡鸣山和豹尾山之间的宝地。

“洗印先经三峡寺,观风遍踏九华山”则想象韩希道在赴任途中会游览名胜,洗涤心灵,感受各地风土人情,丰富了诗的意境。

最后两句“尽收奇秀归诗稿,却趁赓歌供奉班”祝愿韩希道能将所见的奇异美景融入诗篇,同时期待他在新的岗位上有所作为,为朝廷贡献才智。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送别为题,却寓含了对友人的鼓励和对江山美景的赞美,体现了宋诗的婉转含蓄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887)

周必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 字:子充
  • 生卒年: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适蒙折简见约烹茶再次前韵

清明过后日初迟,春服成时瑟渐希。

浪蕊总随流水远,名花独待羽觞飞。

催开已奏清平调,唱彻犹须金缕衣。

活火新泉太清绝,何如沉醉咏而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重九次七兄韵

追欢尊有酒,适兴乐无荒。

风雨如知节,埙篪共陟冈。

凭高临雁翅,履险失羊肠。

醉墨淋漓处,珍材费乐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重阳预约三馆同舍登高于真珠园前数日李粹伯秘丞除殿院

胜游元在十人中,健翮先培万里风。

落帽有欢追戏马,峨冠无计屈乘骢。

对门尚许官曹近,光馆犹期燕会同。

幸可誇张少年在,未须细数菊花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乘成台观雪忆子上兄

南雪霏微积便晞,儿童只惯管中窥。

谁知今岁望不断,天与一台成此奇。

苔护屐痕毡叠叠,松垂谈麈玉枝枝。

团栾忽忆新令尹,天际帆飞归不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