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

千载何人及史公,喑呜叱咤气如虹。

恰怜奇笔无多妙,只写穷通变幻工。

言情每爱少陵工,神往当年陷贼中。

敢谓雄词堪窃比,穷途落魄奈从同。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鉴赏

此诗《读史记》由清代诗人周馨桂所作,通过对司马迁的描绘,展现了对这位历史巨匠的深刻理解和敬仰。

首句“千载何人及史公”,开篇即以“千载”二字强调时间跨度之长,将司马迁置于历史的长河之中,提出疑问:在如此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又有谁能与司马迁相提并论?这既是对司马迁成就的高度肯定,也流露出对其独特地位的钦佩之情。

“喑呜叱咤气如虹”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刻画了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的气势和决心,仿佛他的声音能震动天地,其精神力量如同彩虹般绚烂夺目。这里不仅赞美了司马迁的文采飞扬,更体现了他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韧不拔。

接下来,“恰怜奇笔无多妙,只写穷通变幻工”两句,进一步揭示了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人物命运的深刻洞察和细腻描绘。这里的“奇笔”不仅指其独特的文风,更是指其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敏锐捕捉。通过“穷通变幻工”的描述,诗人赞扬了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人物命运起伏变化的精彩呈现,展现了其作为史家的卓越才华。

“言情每爱少陵工,神往当年陷贼中”两句,将司马迁与另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杜甫(字子美,世称少陵野老)相比较,表达了对司马迁在情感表达上的赞赏。同时,通过“神往当年陷贼中”的描述,暗示了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历史事件的深入剖析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人物命运的悲欢离合。

最后,“敢谓雄词堪窃比,穷途落魄奈从同”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司马迁作品的敬畏之情。在这里,“雄词”不仅指司马迁的文笔雄浑,更象征着他对历史真相的追求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诗人不敢轻易将自己与司马迁相提并论,同时也感叹于司马迁在人生困顿之时仍能坚持写作的勇气和毅力。

综上所述,《读史记》这首诗通过对司马迁及其作品《史记》的赞美,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巨匠的崇敬之情,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性以及文学艺术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收录诗词(256)

周馨桂(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诸生。生于道光六年。深于经学,诗学三唐,擅书艺,工诗词。著有养斋诗文集五卷。邑志传儒林

  • 字:小山
  • 籍贯:顾山

相关古诗词

口号

前贤深敬惟桑梓,此日其如不可居。

欲把一竿沧海去,茫茫何处钓鲸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清溪行为小女绣蘅作

沈沈青溪水,粼粼见素石。

素石终不移,清溪水常白。

上帝闵清溪,寂寂螺鬘墅。

特命婉娈人,来作清溪主。

清溪映明月,子规欲啼血。

灵风吹蘋藻,终古扬芳烈。

形式: 古风

常阴沙夜坐

团团明月照孤村,瑟瑟悲风到荜门。

累得低徊夜深坐,恐劳归梦欲消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弟庭桂来常阴沙拟共远游

古吟茅屋滞江边,作茧春蚕只自缠。

拟趁长风行万里,乘槎直抵斗牛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