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一位名为黄待制的文人形象,他才华横溢,堪比朝廷中的珍宝,堪称词场杰出之士。诗中以“待制瑚琏器”开篇,将黄待制比作珍贵的玉器,强调其非凡的才能与地位。接着,“矫矫词场杰”进一步点明其在文学领域的卓越成就。
“沉酣帝子编,跌宕秦淮雪”两句,运用典故,以“帝子编”象征黄待制的文学作品如同帝王之子般珍贵,而“秦淮雪”则描绘了作品风格的飘逸与高洁,暗示其作品如冬日秦淮河上的雪花一般,既纯净又富有诗意。
“剖竹载专城,横簪就朝列”则展示了黄待制不仅在文坛上卓有建树,在政治生涯中也颇有作为,他担任地方长官(“剖竹载专城”),同时在朝堂上(“横簪就朝列”)亦有显赫的地位,展现了其多才多艺的一面。
然而,“惜哉时坎坷,斐忠徒自竭”两句揭示了黄待制一生的遗憾与无奈。尽管才华横溢,却因时代动荡和个人际遇不佳,未能充分发挥其才能,最终徒然努力,未能实现其理想抱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黄待制一生的描绘,表达了对其才华与命运的深切同情,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在复杂社会环境下的生存状态和理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