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淮

风送淮流四十程,船头急鼓溯涛声。

海光荡日长鲸没,春色窥帘细柳晴。

天地襟喉当吐纳,江河经纬孰裁成。

分明国脉源源在,更重微臣万里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屠侨的《渡淮》诗,以渡淮为背景,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象与深沉的历史感。

首联“风送淮流四十程,船头急鼓溯涛声”,开篇即以风、水、船、鼓、涛声等元素构建了一幅动态的画面,展现了渡淮旅程的壮丽与紧张。风力推动着淮河水流,船只在波涛中逆流而上,船头的急鼓声与涛声交织,渲染出一种激昂的氛围。

颔联“海光荡日长鲸没,春色窥帘细柳晴”,进一步扩展视野,将渡淮的场景与更广阔的自然景观相连。海光与日光交相辉映,长鲸仿佛隐没于这光芒之中,春色透过细柳的缝隙,透露出生机勃勃的气息。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也暗含了对生命力的赞美。

颈联“天地襟喉当吐纳,江河经纬孰裁成”,将视角转向更为宏大的主题——天地之间的关系与自然界的秩序。这里运用了“天地襟喉”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自然界中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与平衡。同时,“江河经纬”则暗示了自然界的脉络与结构,引人思考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尾联“分明国脉源源在,更重微臣万里情”,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的深厚情感和责任感。在这壮阔的自然景观中,诗人感受到了国家的脉动,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作为“微臣”对国家的深切关怀与忠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寓意,展现了渡淮旅程中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表达了诗人对国家与自然的深情厚意。

收录诗词(92)

屠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济望南旺湖

长堤柳外望悠悠,山远天空万顷浮。

渔牧几家生计薄,凫鹥春水野情幽。

扁舟草泽谁真隐,二月洲田半妇耰。

东兖源流夫子国,获麟犹记古河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淮阴吊古送刘南村归吴

汗漫长淮万里天,秋风城下古祠边。

黄茅野屋封高柳,白日云沙走逝川。

尘世几登洴澼眼,英雄一去百千年。

不堪皓首江湖上,短烛孤篷坐闇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按浮图谷山行至暝

突兀山程汗漫行,晚风添恋仆夫情。

烟霏暝里河流壮,鼓角声中戍火明。

暸卒空闻传急柝,步邮何处咽寒钲。

看星直到西南际,夜宿浮图已二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茌平道中

杨柳川原绿已稠,晓风吹鬓尚如秋。

地寒花重齐南恨,山远云连鲁北愁。

雪后渐看麰入秀,雨前刚好谷新耰。

行人昔是东台使,民物还叨管戚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