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吴中见说亦枯焦,勺水如金汲路遥。
但有清尘无洒道,不能破块止鸣条。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干旱及大风的诗句,通过对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自然界的艰苦与诗人内心的忧虑。首句“吴中见说亦枯焦”,以“吴中”指代江南地区,用“枯焦”形容秋天树木因干旱而失去生机,表现出一种萧瑟凄凉之感。
接着,“勺水如金汲路遥”中,“勺水”象征着稀少的水资源,而“如金”则是比喻手法,用以强调水的珍贵程度。这里的“汲路遥”,描绘出人们为了获取这宝贵之物而不得不走的远路,进一步突出了秋旱带来的困苦。
第三句“但有清尘无洒道”则转折至对干净道路的描述,其中“清尘”指的是未被雨水打湿的尘土,而“无洒道”表明即便是这样干净的路,也没有人迹。这里反映出秋天人们活动减少的情景,显得格外凄凉。
最后,“不能破块止鸣条”用以比喻自然界因旱灾而变得坚硬难以渗透,以及鸟类因缺水而鸣叫的场景。这里“不能破块”意味着连水都无法穿透干涸的大地,而“止鸣条”则暗示了生命活力被削弱,发出哀鸣。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秋旱与大风的细致描写,不仅表现出自然界的艰难,更反映了人们在这种恶劣环境下的无奈心境。诗人以独特的情感和深刻的观察,传达了一种对于生命力与生存条件的深切体悟。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曾立龙墀忝近臣,深知玉座最忧民。
近传奎画蠲租赋,稽首觚棱祝圣人。
作苦三时逸在冬,安知一篑尚亏功。
愁闻地籁吹羊角,不见天瓢滴马鬃。
蘋末萧萧忽怒飞,松公欲仆竹君攲。
无人委曲镌风伯,晚稻方花最怕吹。
虽作尧时击壤民,田家忧乐尚关身。
抱珠难起龙公睡,走石谁撩飓毋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