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阳(其八)

火龙长九九,泥蛇八十一。

一物而两呼,两呼只一物。

将泥认外蛇,见蜂硬割蜜。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奇特的意象和寓言式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世间万物关系的深刻洞察与思考。

首句“火龙长九九,泥蛇八十一”,以“火龙”与“泥蛇”作为象征,分别代表了力量与柔弱、热情与冷静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数字“九九”与“八十一”不仅强调了这些形象的长度或规模,也暗示了它们在某种规则下的统一性或对应性。这里,“火龙”与“泥蛇”的长度通过数字的对比,形成了一种对立与和谐并存的视觉效果,预示着后续内容中可能出现的复杂关系。

接下来的“一物而两呼,两呼只一物”,揭示了前两句所描述的两个形象实际上是一个整体的不同侧面或表现形式,强调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统一性。这种“一物两呼”的概念,既是对前文形象的深化,也是对后文内容的铺垫,暗示着事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将泥认外蛇,见蜂硬割蜜”,这两句进一步展开对事物间关系的探讨。通过“将泥认外蛇”这一行为,诗人巧妙地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暗示了人们在认知世界时往往容易混淆事物的本质与表象,甚至将看似无关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而“见蜂硬割蜜”则可能暗喻了在追求利益或满足欲望的过程中,人们可能会采取不恰当甚至伤害他人的手段。这两句话通过具体的场景,表达了对人性、社会现象以及自然法则的深刻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独特的意象和寓言式的表达手法,探讨了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个体与整体的联系、认知的局限性以及道德伦理的考量。它不仅展示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洞察力,也引发了读者对于现实世界的深入思考。

收录诗词(1576)

徐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号:天池山人
  •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521—1593

相关古诗词

昙阳(其九)

好人不在世,恶人磨世尊。

聪明管自巳,阘冗任乾坤。

遗命云闻帝,多应是嚇人。

形式: 古风

昙阳(其十)

狮子吼未歇,蝴蝶霎巳来。众生自矇?,抵死致疑猜。

认贼由他去,谤佛何为哉。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赠吕正宾长篇

海气扑城城不守,倭奴夜进金山口。

铜签半傅鸊鹈膏,刀血斜凝紫花绣。

天生吕生眉采竖,别却家门守城去。

独携大胆出吴关,铁皮双裹青檀树。

楼中唱罢酒半曛,倒著儒冠高佛云。

从游泮水践绳墨,却嫌去采青春芹。

吕生固自有奇气,学敌万人非所志。

天姥中峰翠色微,石榻斜支读书处。

形式: 古风

三茅观观潮

黄幡绣字金铃重,仙人夜语骑青凤。

宝树攒攒摇绿枝,海门数点潮头动。

海神罢舞回腰窄,天地有身存不得。

谁将练带括秋空,谁将古慨量春雪。

黑鳌戴地几万年,昼夜一身神血乾。

升沉不守瞬息事,人间白浪今如此。

白日高高惨不光,冷虹随日萦城隍。

城中那得知城外,却疑寒色来何方。

鹿园草长文殊死,狮子随人吼祇树。

吴山石头坐秋风,带着高冠拂云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