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望江南.辛未清明

江南客,佳节忆从前。

虎阜锦铺迎会仗,蠡湖鳞接上坟船。碧柳绛桃天。

津桥畔,怪杀劝归鹃。

听倦拔河唐苑戏,望残赐火汉宫烟。只合䍺题年。

形式:

鉴赏

这首《双调望江南·辛未清明》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章钰所作,描绘了清明时节江南的景象与情感。

开篇“江南客,佳节忆从前”,点明了人物身份和时间背景,江南的游子在清明佳节之际,回忆起往昔的时光。接着“虎阜锦铺迎会仗,蠡湖鳞接上坟船”两句,以虎阜的锦绣迎接祭祀队伍,蠡湖上的船只排列整齐,形象地描绘了清明祭祖的场景,充满了庄重与肃穆的氛围。

“碧柳绛桃天”一句,通过“碧柳”与“绛桃”的对比,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季节更替,万物复苏的自然规律。而“津桥畔,怪杀劝归鹃”则将视线转向了津桥边,杜鹃鸟的啼鸣似乎在催促游子归家,增添了一抹淡淡的乡愁。

“听倦拔河唐苑戏,望残赐火汉宫烟”两句,运用了历史典故,通过“拔河”与“赐火”这两个古代节日活动的描写,展现了古代清明节的热闹与欢乐,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感慨。

最后,“只合䍺题年”一句,表达了词人对于清明时节祭祖、缅怀先人的深刻情感,以及对生命流逝的感慨,整个词作在描绘清明景象的同时,也蕴含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综上所述,《双调望江南·辛未清明》不仅描绘了清明时节江南的自然风光与民俗活动,还融入了词人对过去时光的回忆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与文化内涵的佳作。

收录诗词(124)

章钰(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百字令.须社百集,题填词图

少风波处,尽云酬雪唱,清尊遥替。

一片黄芦连涨海,偏仿会琴高寄。

稻蟹思乡,荆驼行国,疑血还疑泪。

浮图安顶,九成谁道容易。

笑我沓舌方心,登场舞蔗,依旧将军技。

偷活草閒愁万古,那问居前糠秕。

鲍老郎当,杨妃评泊,聊与诸君戏。

此生才分,百篇甘让仙李。

形式:

蓦山溪.辛未重九即事

东风无赖,压住西风紧。

此地属谁家,尚突兀、飞楼架蜃。

异乡异客,随例约登高,糕字窘。酒悲奋。

况是潜渊近。故园丛菊,料已抛荒尽。

路指小苏州,为问讯、南湖花隐。

平林浅渚,免得费攀跻,占蟹汛。听鸿阵。

算有吟秋分。

形式:

水调歌头.题瑞云峰图,用坡公韵。石颠末见姜绍书韵石斋笔谈。国朝入苏州南巡行宫,粤匪平后,织造使署典守之。宣统国变,改织署为巡警教练所,以石为试火枪之的,略残损矣。老友高远香摄影寄旧京,命三女元晖图之。为题此解

辜负帝娲炼,流落在吴天。

浪传昭代灵物,糺缦现尧年。

一朵凝怀堂下,幻出玲珑万态,得地最高寒。

冷笑佛狮吼,溷迹市廛閒。尘澒洞,花寂寞,草芊眠。

此心不转,卷舒总戴绛云圆。

世自仓皇反覆,我自英多磊落,大造或矜全。

故老数双璧,寒碧等婵娟。

形式:

浣溪纱.壬申十刹海禊集,分韵得丝字

认取余波太液池。旧时光景柳丝丝。

如今翻羡永和时。

去国惯忘三月好,讨春教补廿年迟。

东风无赖怕题诗。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