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汪元量所作,名为《竹枝歌·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浓郁的地方特色和诗人的独特情怀。
“快风吹我入三巴”,这里的“快风”指的是迅疾的风,“三巴”则是指古代巴蜀地区,包括今四川盆地及其邻近地区。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被迅速带到一个遥远的地方,可能是想逃离尘世的喧嚣,或是追求心灵上的自由。
“桂棹兰桡倚暮花”,“桂棹”指的是用桂木制成的船桨,“兰桡”则可能暗示了船只轻盈优雅的特性。“倚暮花”则是在黄昏时分,依靠着盛开的花朵。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景,让人联想到诗人在微风中驾舟,享受着桂树芬芳与兰花清香,在夕阳下轻松前行。
“一道月明天似水”,这里诗人用了“一道”来形容月光,如同一条银河铺展开来。“天似水”则是形容夜空之美,既深邃又清澈,可以想象到那是一个月色如洗的宁静夜晚。
“湘灵鼓瑟下长沙”,“湘灵”可能指的是古代传说中湘江神话中的灵异存在,“鼓瑟”则是演奏一种名为瑟的古代弦乐器。这里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超自然、神秘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风、船、花、月和音乐的精妙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在动荡的宋末元初社会中,寻求心灵寄托和精神安慰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