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燕营巢感而有作

檐前紫燕双飞鸣,衔泥啄草经且营,自晨至午巢已成。

燕燕成功何其速,千里关山聊托足,瞻乌知是谁之屋。

旧时栖息王谢堂,珠帘画栋春风香,喃喃絮语心悲伤。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徐大镛的《见燕营巢感而有作》描绘了檐前紫燕忙碌筑巢的情景。首句“檐前紫燕双飞鸣”,以生动的视听形象展示了燕子的活泼与生机。接着,“衔泥啄草经且营”细致描绘了燕子辛勤劳动的过程,从早到午,巢穴已成,显示出燕子的勤劳和效率。

“燕燕成功何其速”表达了诗人对燕子快速筑巢的惊叹,同时也寓言了人生中成功不易,需付出努力的道理。“千里关山聊托足”则借燕子暂歇于屋檐,暗示了人生的漂泊不定,即使在简陋之处也能找到暂时的安身之处。

“瞻乌知是谁之屋”进一步引发感慨,诗人通过观察燕子选择栖息之地,联想到昔日王谢堂的繁华,对比现今的简朴,流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沧桑感。“喃喃絮语心悲伤”以燕子的呢喃声寄托诗人内心的哀愁,可能是因为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也可能是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以燕子为载体,寓言人生,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昔日荣华的怀念,具有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

收录诗词(29)

徐大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短歌行

芙蓉泣露秋江空,杜鹃啼血枝枝红。

空山落叶扫尘下,苍凉眼底皆蒿蓬。

满堂美人美且都,琼筵旨酒无时无。

屏间翡翠光如电,枕上鸳鸯梦不孤。

回首故人多厚禄,剩有冤禽填海独。

海天风露九秋高,一叶飘零听怒号。

到此尘缘都解脱,还向琴书讨生活。

石破成块坚不移,朱研作粉色难夺。

形式: 乐府曲辞

山居漫兴(其一)

山色空濛里,风寒古木号。

云遮残岭断,石激怒泉高。

到此心如寄,直教影亦韬。

间居何所事,终日读《离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山居漫兴(其二)

久已名心淡,思归不自今。

转因弃簪组,始得遂山林。

风急秋砧碎,天阴戍鼓沈。

轩愁眠不得,枕上自长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放歌

唐衢痛哭清猿哀,孙登大笑山花开。

至情流露出肺腑,一哭一笑真千古。

世事悠悠良可嗔,常垂青白眼看人。

人心不同如其面,可怜哭笑皆非真。

君不见,羊志负眼泪,双双岂为贵妃坠。

又不见,太傅读仪文,冷笑难逃国士刺。

三代直道不可留,我今闭户谢交游。

无端晚岁投荒壤,霜雪欺人半白头。

白头不用伤迟暮,庐山真面独如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