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吉州通判赵德辉上印赴阙

太守九秋霜,通守三春风。

太守镜照胆,通守渊涵空。

古来人才在寒士,皇家人才在宗子。

君看二赵作庐陵,宽猛晦明两相济。

太守已乘八使车,通守合分五马符。

行看二赵俱法从,老夫别献中和颂。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送吉州通判赵德辉上印赴阙》。诗中表达了对友人赵德辉升官和离别的祝福与期望。

"太守九秋霜,通守三春风。" 这两句描绘出太守与通守在职期间所经历的季节变化,九秋霜表示长时间的寒冷,三春风则意味着连续多个春天的温和,这里暗喻两人各自的官宦生涯。

"太守镜照胆,通守渊涵空。" 这两句借用了古代器物与自然景观来形容二人品德高尚,如同明镜一般能够照见人心,而又如深不可测的渊泉,表达了诗人对他们内心世界的高度评价。

"古来人才在寒士,皇家人才在宗子。" 这两句点出了历史上优秀的人才往往出自贫寒之士,而朝廷所重视的人才则多出自贵族或宗室,这里可能是对赵德辉提携后进、关心寒门学子的赞扬。

"君看二赵作庐陵,宽猛晦明两相济。" 这句引用了历史上的两个名将赵奢和赵充国,他们分别代表了宽和与严厨的治理手法,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在为官之道上既能宽容大度,又能刚毅果断。

"太守已乘八使车,通守合分五马符。" 这两句具体描写了两人升迁后的荣耀,太守赵德辉已经享受到了高级官员的待遇,而通守则是指两人职务的合并与分配,这里的“八使车”和“五马符”都是古代官位的象征。

"行看二赵俱法从,老夫别献中和颂。"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再次祝福,希望他们都能够效法古代贤臣,并在分别之际,以一首“中和颂”来送君。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杨万里的文学才华,也反映出了宋代士大夫阶层对于人才的重视,以及对朋友升迁的真诚祝福。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送吉州解魁左人杰诣太常

高皇一马化龙日,临轩策士谁第一。

玉山山下汪端明,年财十八第一人。

圣上来年集英殿,黄伞中央横玉案。

何人再续老尚书,禾水左家千里驹。

春秋三传贮胸臆,买纸待传晁董策。

君才盍与汪相先,君年更少汪两年。

形式: 古风

送安成罗茂忠

书台佳士君章孙,句法来自西溪门。

向来家住金谷园,珊瑚四尺蜡作薪。

床头黄金已散尽,买书却铸文章印。

印成一字不疗饥,仰天大笑还哦诗。

诸老先生总参遍,只欠一瞻晦翁面。

晦翁今已作贵人,君从何许去问津。

劝君努力战今举,来年拜渠为座主。

形式: 古风

送庆基叔往上犹二绝(其一)

南溪不住住犹溪,别驾贤孙法掾儿。

莫以甘棠南国荫,便忘萱草北堂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送西昌大夫赵嘉言上印赴阙

西昌难作自古传,卓令赵令不作难。

二令来时民顿宽,二令去日官馀钱。

从来美政人难继,二君双美今谁似。

卓令已作中都官,赵令也合即缀卓令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