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苔封鹤膝枝,流水绕疏篱。
一白雪相似,独清春不知。
风流无俗韵,恬澹出天姿。
霜月娟娟夜,吾今见所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春夜景象,诗人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清高脱俗之情怀。
“苔封鹤膝枝,流水绕疏篱。”开篇即以生动的画面将读者带入一个被青苔覆盖的古老园林之中,鹤膝枝间的苔草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而流水环绕着疏落的竹篱,更增添了一份清幽。
“一白雪相似,独清春不知。”诗人将梅花比作雪花,既形容了梅花的纯洁,也暗示了梅花在众花争艳的春日里仍能保持其独特的高洁。这里的“独清”三字,不仅是对梅花的赞美,更是诗人自我情怀的写照。
“风流无俗韵,恬澹出天姿。”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感悟和追求。梅花在春风中摇曳,它那不染尘埃的清雅,与世俗的喧嚣无关,正如诗人的心境一样,超脱凡尘,恬淡自得。
“霜月娟娟夜,吾今见所思。”夜晚,月光如霜,诗人在这样的静谧之中,观赏着梅花的姿色,不禁陷入深思。这里,“娟娟”二字生动地描绘了月色的柔和,也让人的心灵得以安顿。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咏唱,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洁净高雅的情怀。诗人借此抒写自己的隐逸情操,以及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这不仅是一次对景物的描绘,更是一次心灵的洗涤和自我的表达。
不详
理宗端平二年(1235)进士。曾从真德秀学。历广州司理参军,景定间为池州佥判,改襄阳府推官。五年卒,年六十四。生平作咏梅诗三百余首
万壑寒皆冱,孤根暖自生。
不随千卉艳,独负一身清。
水际寒香迥,窗间夜影横。
舆台桃李辈,谁弟又谁兄。
雪后半横枝,溪边一带篱。
春从穷腊透,香报老夫知。
淡月弄疏影,嫩寒含令姿。
天涯值西子,牢落慰吾思。
春脚到寒枝,诗情满雪篱。
每留孤鹤伴,不遣一蜂知。
风漏腊前信,月描尘外姿。
忆从归阆苑,终岁祇君思。
苍虬百岁枝,残雪数家篱。
点俗那能染,孤芳只自知。
肯回桃李面,要是雪霜姿。
不见紫芝久,悠悠使我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