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较文学正王隆别

闽藩大比期,天香发桂枝。

多士纷纷济,选择藉主司。

有若鉴之明,妍媸讵能欺。

有若衡之平,铢两讵能违。

三试叶至公,得士人共推。

芋原秋欲暮,凉风吹罗衣。

酒尽各分袂,云树两依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贯所作的《赠较文学正王隆别》。诗中描绘了在福建举行的大规模科举考试期间,天香飘散,桂花盛开的景象,象征着选拔人才的神圣与庄严。诗中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主考官比作明镜和秤,强调其公正无私,能够辨别出真伪,公平地选拔出优秀的人才。

“闽藩大比期,天香发桂枝。” 开篇即点明地点与时节,以“天香”和“桂枝”象征考试的神圣与人才的珍贵。“多士纷纷济,选择藉主司。” 描述众多的士子汇聚一堂,等待主考官的选拔。接下来,“有若鉴之明,妍媸讵能欺。有若衡之平,铢两讵能违。” 运用比喻,赞美主考官如同明亮的镜子,能够洞察人心,分辨真伪;又如公平的秤,不会偏颇,确保选拔的公正性。

“三试叶至公,得士人共推。” 指出经过三次严格选拔后,选出的都是最公正无私的人才,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与推崇。“芋原秋欲暮,凉风吹罗衣。” 转而描写考试结束后的情景,秋天即将过去,凉风习习,烘托出离别的氛围。“酒尽各分袂,云树两依依。” 最后两句写出了士子们分别时的情景,酒宴结束,各自告别,面对云树,心中充满了不舍与依恋。

整首诗通过对科举考试场景的描绘,以及对主考官公正无私精神的赞颂,展现了古代社会对于人才选拔的重视与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之情。

收录诗词(54)

徐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方山归鹤

前山如屏幛,华表相屹立。

我闻丁令威,化鹤有仙迹。

此事已千载,渺茫亦难即。

而翁不可见,怅望云飞翼。

何日复归来,毕竟无消息。

徙倚怀感伤,衷情浩无极。

形式: 古风

赠徐特俊任吉了巡简

我从闽中来,子向闽中去。

客里送客行,茫然动情绪。

关河䧹影寒,野店鸡声曙。

莆阳文献地,风尘杳无处。

到日春正和,榕阴满庭树。

形式: 古风

仙居书屋为商懋衡先生作

结庐在幽境,潇洒远蹄轮。

谁去蓬莱岛,迥在弱水滨。

开窗泉莹澈,当户山嶙峋。

中贮万卷书,奎光烛苍旻。

于焉教诸子,古训良具陈。

圣贤宛在目,千载如相亲。

桂林有乔枝,溟海无涸鳞。

接武佐明主,非徒席上珍。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赠翰林修撰李宾之省祭还长沙

春风动琼岛,玉河泮流澌。

诘朝拜休命,得赐湖南归。

冠盖纷如云,樽酒相与辞。

回首双龙阙,欲行复迟迟。

白日昭文绣,青春侍彩衣。

殷勤展丘垄,乔梓增光辉。

懿哉丹山凤,瑞我明圣时。

毋为恋故林,早向朝阳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