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三人行万里,秋草鬓丝黄。
跋涉家山远,兵戈主仆康。
愁倾瓜步酒,月落石巢霜。
但得吴钩在,从戎入二阳。
此诗描绘了三位友人长途跋涉,跨越万里,秋草覆盖着他们的鬓发,呈现出一种苍老而坚韧的形象。他们远离家乡,面对战乱,与仆从一同艰难前行,展现了不屈的精神。愁绪随着瓜步酒倾洒而出,月落之时,石巢上霜华凝聚,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然而,诗人坚信只要手中握有吴钩(古代宝剑名),就能勇敢地投身于战斗之中,保卫国家,即使是在二阳之地。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家国情怀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不详
喜欢佛学,著有佛学书《辅法录》。隆武二年,授翰林院检讨,复迁国子监司业。清兵攻陷广州,跳水殉国,被救起,送往清兵处。清兵头目令其剃发,不从被杀,永历朝追赠礼部尚书,谥文贞。著作有《日记录》、《辅法录》、《喻园录》等
几年石室雨,一半画兰溪。
此日看山色,春风忆马蹄。
麦漂横水渡,花落庙前泥。
征战何时尽,深林倦鸟栖。
因依唱鹧鸪,都卢向九皋。
听从今日断,声似昨宵号。
彳亍双溪树,零星蕉涧毛。
墓田招葬地,归或自兰湖。
与君联袂始,疏月嵌空林。
屠狗斗鸡意,寒灰枯木心。
江河日汩汩,冰雪夜沉沉。
挤破军持句,商量直至今。
襁褓托渭阳,相随雁翅行。
榾车争饮食,竹马定行藏。
郑重居身诀,艰难涉世方。
微君不及此,吾亦未应忘。